今年以来,石家庄市许多市民发现,市区内许多公交线路突然“变脸”:不是行车路线调整,就是行程由长变短。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过去本来可以一车直达的,现在必须转乘一二个车次才能到达目的地,不仅出行不便,同样的路程也从花一元钱增加到二三元
公交线路“缩水”受质疑
【出行不方便多花一元钱】
近日,家住石家庄东半部世纪花园小区的李爱民要去城西的白楼宾馆,像往常一样,他出门坐上了旅游2路公交车。可这次,他突然发现,曾是石家庄线路最长之一的“游2”公交车不仅改变了路线,而且行程缩短一半,终点只到火车站了。虽然火车站离白楼宾馆只有3站路,但他也不得不在烈日炎炎之下再走一段路程,换乘另一班公交车。这样,他比平时多用了将近20多分钟,一趟多支出1元钱。
据了解,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区公交线频频变脸,以旅游2路、52路、32路、38路等重要线路为代表,涉及车次达几十条之多。
【线路长变短为了省成本】
“市区过去有好几条公交线路,1元钱就可以从城东坐到城西,如今这样的长线变短了,走完同样的路程不得不换乘两三次车,公交公司是不是在借这样的改革挣钱呢?”槐底居委会一位市民告诉记者,旅游2路公交车行程减半,其状况与32路差不多。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种改法客观上肯定会缩短公交车的循环时间,减少运行费用,居民出行被迫不断地换乘,公交公司成本减少、增加营运收入应该是很显然的。他曾经问过公交车一位司机,司机的答复与他的猜想基本一致。
【公交应姓公决策要慎重】
一位专家说,石家庄公交线路调整引起的冲击波,从根本上反映了人们对目前公益事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的不满意问题。
普通群众是公交的最大用户,石家庄市公交线路调整,应该说基本上依据的是市政府的发展规划,“拍脑门”决策的嫌疑比较大。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一项公共事业,应该召开听证会,或是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和相关部门的意见,之后再进行有计划地改进。同时,像公共交通这样事关人民生产生活的公益事业,必须在线路调整前通过媒介宣传到位,让广大群众早知道,能够有心理准备。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