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沈城持续高温闷热,游泳成为降温首选。可是,你是否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传染病的威胁呢?昨日,记者对此咨询了医大二院的一位医生。
耳部不适应及时就诊
游泳时,耳朵进水容易引发中耳炎,患者不仅耳痛,还可能引起全身不适,小儿常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所以,一旦游泳后出现耳部不适应该及时就诊,彻底治疗。本身就患有慢性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患者最好不游泳,外耳道疾病患者应减少游泳次数,或游泳时戴防护耳塞。
另外,呛水时应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将水擤出,不要同时捏住两鼻孔用力擤,或抽吸至后鼻孔由口吐出,以防病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为防眼病最好戴泳镜
再者,就是要注意红眼病、沙眼等眼疾。因此,游泳时最好戴上泳镜,有条件的游泳完毕后上一点抗生素眼药水,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可能。同时,在游泳馆里一定要自带毛巾、游泳圈等物品,尽量不和他人共用。游泳完毕后马上冲洗,把附着在身上、头发上的消毒剂清洗干净,这是应对皮肤不适的好方法。还有,别忘了漱口,因为消毒剂对牙齿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侵蚀。
“脏”水池有消毒作用
很多居民可能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游泳馆的入口处一般都会设一个“脏”水池。因为嫌大家都从水池中趟过去太脏,许多人便会特意迈过去,殊不知这个水池是加了消毒药物的,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同样,强制淋浴的作用也是相同的。所以千万不要省略这两个保护你、也是保护其他泳客健康的步骤。
时代商报记者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