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讯 溧水县白马镇地处丘陵,连绵的小山头有200多个。在1996年之前,镇上各个村庄的村民还没感觉到野猪的存在。现如今,白马镇大小200多个山头的野猪成灾了,据说已经泛滥到2000多只,给山下的庄稼地带来了巨大危害,村民们人人有怨气。记者昨天在白马镇采访得知,白马镇的生态保护得好,是野猪泛滥的主要原因。
野猪成群出没啃庄稼
白马镇大树下村地处丘陵凹处,四周都是山头,这里是白马镇野猪灾害较严重的地方。前天深夜,村民丁老六家的两亩西瓜田就受到了野猪的群体袭击,一畦一畦的西瓜被糟蹋得七零八散,每个西瓜中间都被啃了一口。丁老六已记不清自己的庄稼地遭到过多少次野猪的袭击了,他只记得不管种苞米、种红薯、种黄豆还是种花生,没有一回不受到野猪的袭击。“野猪够坏的,它不吃西瓜就偏偏喜欢拱,就好比老牛耕田一样,把一畦一畦的西瓜地来回拱烂,然后在每个西瓜的中间啃一口。”丁老六恨恨地骂起了野猪。据丁老六称,近五六年来,自家的庄稼地因为野猪袭击,每年至少损失500多元钱。
大树下村原村支书记丁新录告诉记者,村里四周的山头野猪太多了,几乎每天晚上都成群出来糟蹋庄稼,少则四五个一伙,多则二十几个成群,就像集团军一样密密麻麻的,有的在庄稼地里到处打滚,有的乱拱,总之一直糟蹋到天亮才肯回山。老丁气愤地说,晚上村里面简直就是野猪的天下,村民们都不敢出来,更别说打野猪了。
数年间泛滥到2000余只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了白马镇的大树下村、石头寨村、朱家边村,村民们的西瓜地、苞米地、红薯地,因为前晚刚刚遭到野猪群的破坏,呈现出一片破败的景象:一个个被啃烂的西瓜滚落满地,一畦畦红薯秧苗好像刚刚被拖拉机开垦过一般。接受采访的20多位村民无一例外地痛骂野猪,但也给村民们带来口福,村里每个人都吃过野猪肉,23岁的村民李方田说:“野猪鼻子比家猪长,身体健壮,肉有土腥味,而且瘦肉多。”
白马镇广播电视站报道员方水银告诉记者,大约在1996年之前,白马镇的山头上是没有野猪的,只有狼,后来野猪越来越多,狼就越来越少了,因为狼是怕野猪的。这几年野猪为什么会泛滥呢,一方面农村的煤油和液化气普及了,没有人上山砍柴了,再加上不允许砍伐森林,生态保护得非常良好,所以造成野猪越来越泛滥;另一方面,前几年有猎枪的村民还经常上山打野猪,后来野猪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村民的猎枪也被统一收缴,再加上山上无凶猛肉食性动物,所以野猪的数量只多不少。方水银说,白马镇周围连绵的小山头有200多个,野猪的数量最少也在2000头以上,已经多得连白马的山林都装不下了,开始向茅山、溧阳的山区扩散。
没有人敢拍板上山杀猪
在白马镇镇政府,陈镇长、高书记等镇干部一提到野猪,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成灾了”、“引起村民共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镇干部表示,虽然野猪泛滥成灾,目前还只是糟蹋庄稼,给村民带来效益损失,但是野猪越来越泛滥,甚至已向茅山、溧阳山区扩散、这样发展下去,成灾的野猪如果出现伤人的情况,就要引起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是上山杀猪还是另想办法。
由于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马镇的镇干部无人敢拍板上山杀猪,因此调整山区农业结构和山林生态环境,成了解决野猪问题的暂时性办法。整治“野猪患”左右为难
白马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杜传宝表示,考虑到镇里野猪成灾,镇政府要求山区村民尽可能地改变种植结构,放弃种植黄豆、花生、红薯等经济作物,根据地形地貌,多种黑莓、茶叶,因为野猪喜好破坏地下植物,对这些植物则不感兴趣。另外,镇里决定从改变山林生态入手,彻底解决野猪成灾问题,例如在山区里多种植一些供砍伐的用材林,成材后砍伐,砍完再种,而且经常性对林地进行清杂,这样就能够改变野猪的生存环境,环境变了,野猪自然而然地就少了。
但是,白马镇很多人认为改变山区生态环境不是一种好的办法,会破坏其他动植物的生态平衡,是一种破坏大自然的表现,应该上山杀猪,因为浙江省宁波章水镇今年上半年野猪也成灾,当地政府就决定向狩猎队队员发放猎枪,统一规定狩猎期上山杀猪,野猪数量急剧减少。(朱宏俊)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野猪”,共找到
2,621,84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