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1940年建成第一座飞机制造厂算起,印度航空业也有60多年的历史了。印度想研制自己品牌的战斗机也是有一定的理由和条件的。
尽管积累了多年飞机修造经验,但印度航空业整体基础薄弱,如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机载雷达和航电系统仍缺乏独立的研制能力,由于自行发展的技术准备不足,常常走了一步后不知如何迈第二步,最后不得不多方求助。最近,《印度教徒报》更报道说,由于研发超过限期,自行研制的轻型战斗机LCA正面临流产的危险。
印度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建国后,航空技术极为薄弱,主要从英国购买作战飞机。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印度开始自行研制第一种喷气战斗机HF—24。因为性能极为低下,所以没有大量生产。由于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印度空军不得不购买前苏联米格—19和米格—21战斗机作为空军主力。
上世纪80年代初,印度空军痛感外购飞机严重制约本国空军发展,一旦外国进行军事制裁,将受制于人。印度政府决定,自行研制新的超音速多用途轻型战斗机,这就是LCA。为了研制该型机,印度航空发展署动用了包括研究、设计、生产和产品支援等部门数十家军工和民用单位,列为印度空军“1号工程”。
LCA项目最初的意图不仅仅是设计和制造一种新式高性能战斗机,更为广泛的背景是促使印度形成综合性科研工业制造能力,并以此研发和制造飞机整机及整套机载武器系统。换言之,印度的最终目标是利用LCA项目建立新的技术基础,从而覆盖与作战飞机设计和制造相关的所有领域。
1983年,印度航空委员会委托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启动“轻型战斗机计划”,根据印度空军的《空军参谋部目标》文件,HAL公司应在1990年完成样机生产,但由于HAL公司从国外获得飞机发动机的努力失败,1990年拿出样机的计划落空了。
随后,HAL公司的设计和发展能力也开始下降。而印度空军对拥有空中支援和空中拦截能力的优良战斗机的需求仍没有得到满足。印度政府为了推动LCA项目,动员全国320多个科研院所、工厂企业乃至私人研究机构,不惜动用本来就不多的外汇储备,邀请英国BAE公司、法国达索公司和德国MBB公司担当技术顾问,终于使骑虎难下的LCA项目恢复了进度。
LCA主承包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以1000万美元合同从法国达索公司聘请30名工程师进行技术支持。LCA的—系列主要部件、设备由自行研制改成外购,同时还向法国达索公司购买了一部分计算机软件及相关技术,向美国利尔·西格勒公司购买电传操纵系统技术,向本·迪克斯公司购买了座舱显示、刹车、液压技术,向诺斯罗普公司购买F-20飞机上的电子综合化技术。这样一来,LCA自行发展的特征便让人看不真切了。
三种主要型号
LCA的官方名称为Tejas(“敏捷”,在梵文中的含义为“光辉”),该机最初的设计构想是满足印度空军和海军的一系列不同作战需求。印度空军使用的单座基本型将是一种多功能战斗机,它既可执行争夺制空权的任务,又可担负对地和对舰攻击任务。
计划研制的该机航母舰载型也是一种单座型,但将进行一系列改装,包括加装支撑和减震性能更好的新型起落架、尾钩,以及旨在降低着舰速度和提高低速可控性能的升力增强式气动装置(包括安装伸缩式鸭翼,以前缘涡流控制器取代陆基型的机翼板条)。
LCA系列型号中的另一种是纵列式双座教练机,该机在作战任务转换部队中担负教练任务。
“敏捷”轻型战斗机基本技术数据
机长:13.20米
机高:4.40米
翼展:8.20米
空重:5500千克
最大外挂量:>4吨
正常起飞重量:
8500千克无外挂
最大平飞速度:M1.7
也有数据为M1.8
实用升限:15240米
限制过载:+9/-3.5G
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
铝锂合金及钛合金等
武器配备:一门23毫米GSH-23双管机炮,带有220发炮弹,射速3300发/分钟;机翼下有7个外挂点,可挂印度的各种导弹和火箭、炸弹
缺点:有效载荷和航程都不大,作战半径小
外形留下法国“幻影”的影子
在法国达索公司的强烈建议下,印度科学家全盘借鉴了著名的幻影2000战斗机设计思路,试图实现轻型战机在空战中的出色机动性,与印度空军近年来大规模采购的俄制苏-30MKI重型战斗机形成“高低搭配”、“轻重搭配”。与幻影2000一样,LCA的外观如同一个在空中翱翔的“三角飞镖”。
导致LCA战斗机研制工作滞后的关键原因在于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FCS)的设计、制造和测试。对于这种没有水平尾翼的飞机而言,FCS系统是它能够上天的保证。而FCS系统要想正常地运做,离不开软件的驱动。印度人没有料到,他们在将控制编码转译成FCS软件时会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1999年印度才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勉强完成软件编写任务。?
美国一制裁发动机就要靠俄罗斯
印度HAL公司早在1990年就已完成飞机的设计工作。令人沮丧的是,由于国产发动机迟迟无法达到军方要求,不得已他们只好选择了国外产品。早期原型机使用了美国制造的GE F404/F2J3涡扇发动机。随着LCA研制速度的加快,该型机的试制投产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然而,1998年5月,印度不顾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悍然进行核试爆,导致西方世界大为震怒。美国出于制裁的目的,将在印度帮助LCA项目的美国专家全部调回国,文件资料也全部被扣留,特别是LCA的“心脏”——F404涡扇发动机停止供应。
由于缺乏发动机,LCA计划受到严重阻碍,其造价也提高了近3倍。一架LCA轻型战斗机在1985年时的估计价格仅为230万美元,但现在这一数字已变为1840万~1960万美元。
LCA的试飞和部署计划不得不再次推迟。直到印度军事装备的“老盟友”俄罗斯伸出了“热情”之手。在俄罗斯的技术帮助下,印度已研制出一部GTX-35VS 卡佛里(Kaveri)发动机,并在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16飞机上进行高空台试验。
但是国产发动机的研制要比飞机的研制难度大得多,这种发动机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批量生产。为了尽快装备首批量产型LCA轻型战斗机,印政府去年4月举行了一次国际招标。最后,俄罗斯乌菲姆发动机制造联合体在招标中胜出, 将向印提供180台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合同总金额将超过2亿美元。
管理混乱 研发超期
《印度教徒报》2005年7月12日报道,由于研发超过限期,印度自行研制的轻型战斗机(LCA)正面临流产的危险。
印度空军非常希望将LCA的管理权由技术发展机构——航空发展局(ADA)移交到生产单位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现有的两个并存机构实施双重管理,导致了LCA的设计与制造已经脱节,这对LCA项目的时间表造成了严重破坏。ADA迟迟不愿移交相关管理权。ADA强调,将继续负责飞机适航性,升级飞机软件、航空电子设备、安全装置等,直到飞机在空军服役。LCA在2009年10月前不可能服役,印度空军因此担心LCA不能按期生产,所以决定推迟订购LCA。
目前LCA正在进行舰载试验,武器系统的综合试验有望在2005年底开始进行。这两项试验的成功与否关乎到其能否加入到印度空军的战斗序列。但是,ADA和HAL都在互相推委责任。
在印度开发LCA“敏捷”战斗机的过程中,一系列的波折困扰着这个“有声有色”的大国雄心。首先是在编译FCS系统时的波折;然后是发动机因美国制裁而中断供应;再次是研制工作遇到官僚机构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干扰;最后,LCA项目的成本像水银柱一样从当初预算的7500万美元上升到5亿美元……
如今,连印度众多头脑清醒的防务评论家对LCA不抱太大希望。他们指出,LCA的出笼,只是印度付出巨大代价去证明自己“能够做什么”这一问题,却无法满足“我们军队能用什么”这一现实问题。
“敏捷”LCA起步即落后
虽然印度人自诩他们正在研制的“敏捷”轻型战斗机(LCA)是“世界上最小也是最便宜的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但与其他国家近年来纷纷露面的“三代半”战斗机甚至是一些第三代改进型飞机相比,LCA在公认的“4S标准”(即超音速巡航、超过载机动、超视距空战和隐身功能)中没有任何优势,这种“问世即落后”的武器是印度空军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首先,该型机隐形功夫“先天”不足。该型机的机体设计早在20年前定型,虽然几经修改,但主体设计已经无法改进,而“隐形”设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而目前世界上先进战斗机都在进行隐形化。该型机武器采用外挂方式必将增加雷达反射信号,也不利于隐蔽作战。
其次,该型机的电子设备来源多元化,而印度缺乏将其整合为一体的实力,留下了了整体设备不稳定的隐患。
第三,火控雷达探测距离小,难以与对方战斗机进行超视距空战,不符合21世纪先进战斗机的作战性能要求。
第四,该机突出的外凸设计实际上牺牲了机动性能。而且大三角翼不符合短距起降的要求,降低了战地生存性能。
印度空军在自身技术实力不足的前提下,强行拼凑出来的LCA漏洞百出,难以担当印度争雄亚洲的重任。LCA究竟会成为印度空军的“明日之星”还是下一个“飞行棺材”也必将被世界航空界所关注。
本版编译 甘 宁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印度”,共找到
15,378,81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