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公共财政精神?它是公共财政的一种本能,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统。按照有些专家的说法就是,公共财政的存续不仅要靠制度建设,还要靠一种新型的财政精神的支撑
7月30日早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日前表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由葛延风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都存在很大问题,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反思,并提出了医疗改革的新框架。
作为一种总体性评价,我们丝毫不奇怪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的论断。当一个社会已经不堪于大量“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现状之时,当旨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改革并没有减少反而只是加剧了平民百姓的生存风险之时,更权威更严厉的总体评价除了表示出一种相对积极的正视,或传达出一种着手改良的信号之外,应该还有一些更值得重视的东西。在这里,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基本不成功”的困局所必然引发的对于有所缺损的公共财政精神的呼唤。
公共财政精神能够使人们怀有这样一种信念:公共财政是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是为纳税人和所有的公民服务的财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是民主的和法治化的财政,是强调社会公正的财政。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我国一些地方积极倡行市场化医改的这几年,同时也正是我国努力建构公共财政体系的关键年份。因此,当医疗改革的结果最后只体现为逐利的本能之时,我们很难说它仅仅是源于公共财政制度设计的缺陷。因为更深层次的,它是来自于公共财政建设对增进社会公平这一根本要务的放逐,对“为所有公民提供无差别服务”这一基本精神的失守。
就今后的医疗改革框架而言,如何在保障国民基本医疗福利的前提之下,用市场来保证有差别的医疗服务需求,是以替代或推倒的方式来改变目前过度市场化的医改困局,已变得不容回避。那么如何来做?学界以及舆论正陷入到底是采用“美国模式”还是“英国模式”的争论之中。而对于中国而言,不论是何种模式,都将无法绕开的一个议题就是,如何将过去像包袱一样扔掉的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找回来。
所以我们的希望就是,坦承医改失败之时,就是公共财政精神培育之始。
东方早报(杨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