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对于一个即将准备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是一段夜以继日苦战题海的日子,然而,沈阳四中的吴刚思汗却用高考冲刺的“非常”岁月来激发灵感。最终,这位从未谈过恋爱的19岁男孩在考前一个月出版了34万字的网络爱情小说。
“我的这部小说是中国第一部高中生异地网络爱情故事,我终于在高考之前完成了出书的梦想。”昨日,当本报记者走进吴刚思汗家时,手拿自己“处女作”《梦中有朵泪做的云》的他,笑容填满了脸蛋。
对话小吴
考前不战题海,背着父母写小说
记者:你的这部小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小吴:大约是去年的9月初,也就是刚上高三的那段日子。
记者:完成这部小说在什么时候?
小吴:今年5月份正式出版的,大约用了8个多月。
记者: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高三应该是个苦战题海的日子……
小吴:是的,我的很多同学都累瘦了。
记者:那你为什么选择写小说呢?
小吴:因为我喜欢。
记者:当时你的父母知道吗?
小吴:不知道,他们反对过无数次,说我不务正业,劝我以学业为重,可是我有我的想法,我不想做应试教育下的奴隶,我要做我喜欢的事。
记者:你的老师知道吗?
小吴:老师是后来知道的,他们也劝我先放弃写小说,因为高考就要到来了,他们希望我能投入到复习中来。
记者:看到同学都在复习你不着急吗?
小吴:总体上我没有落下课程,白天基本上都在听老师讲课。不过我的好朋友们也都劝我别写了。
记者:为什么?
小吴:他们说,“中国就有一个郭敬明,你能写到他那样吗?考不上大学,还是没有出路。”
记者:你怎么想?
小吴:他们说的有他们的道理,可我想做我爱做的事。
记者:为什么非要先在高考前写小说呢?等考完了再写不行吗?
小吴:不能,因为高考前我是个中学生,考完了我就不是了。
画外音:每天3000字的工作量,对一个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然而,吴刚思汗却坚持完成了,他说虽然写作都是在晚上,但白天上课时也经常走神,而且灵感的来临是不会选择白天和黑夜的。
从未谈过恋爱,说起同桌就落泪
记者:为什么要写网络爱情小说呢?
小吴:因为当时看到一篇网络爱情的报道,再加上身边的人也有网恋的,所以就想把这些东西写出来。
记者:里面有你的爱情故事吗?
小吴:没有,大部分是朋友的,也有想象的,文学作品本来就是可以想象的嘛。(笑)
记者:你谈过恋爱吗?
小吴:没有,没有,朦朦胧胧的情感不算吧。(笑)
记者:没谈过恋爱写爱情?是不是不好意思说?
小吴:没有谈过恋爱不等于没有爱,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于有些情感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记者:说说看!
小吴:我的小学同桌,她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孩儿,我们相处得非常快乐,可惜她在2003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落泪)我再也听不到她的笑声了。
画外音:没有恋爱过的男孩对爱情却一点不陌生,小说里每个人物都有他的影子,他相信自己是个富有感情的人,对于早恋,小吴笑着说那应该很美。
兴趣促使动笔,不把写作当职业
记者:你从小就爱好写作吗?
小吴:是的,什么都写,你看这些都是我写的诗歌。
记者:最早在网上写作是什么时候?
小吴:上高一的时候,自己申请了一个网站,在自己的空间里贴。
记者:以前发表过作品吗?
小吴:没有。
记者:你的语文成绩怎样?作文好吗?
小吴:不好,应试的东西我都不咋样。
记者:你会一直写下去吗?
小吴:看兴趣了,我不想把写作当成终生的职业,那样会很累的。
记者:你高考志愿报的什么专业?
小吴:新闻学,但我想做策划型的人才。
画外音:小吴看起来是个略带羞涩的男孩,但说起自己的将来,眼睛却睁得很大。他说他当时的写作欲望特别强烈,他在小说里还与很多的时事联系起来。
写作影响高考,落入二本没后悔
记者:你觉得写作影响成绩了吗?
小吴:影响是一定有的。
记者:高考的成绩是多少?满意吗?
小吴:491分,考得不太好。
记者:你对你的选择后悔吗?
小吴:不后悔。
画外音:小吴对高考成绩的话题远没有对自己的这部小说谈得多,他说,小说的出版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功,至于上大学,上个本科肯定是没问题,只要学习自己满意的专业,只要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足够了。
对话父母
考前发现儿子“不务正业”
小吴在高考前写小说的行为,曾经遭到其父母的反对。但父母的无数次反对并没有改变这个看起来不到一米七的小伙的态度,在其父母发现后,小吴的写作竟然由半地下上升为全公开。
记者:当时你们反对过吗?
小吴母亲:“当时发现他在写小说把我气坏了,把他的那些材料都给扔了,但他就是不听,我苦口婆心地劝,还找来同学和老师,但就是没有用。他的高考成绩其实十分糟糕。”
记者:你什么时候发现儿子在写小说?
小吴母亲:在高考前第247天,从那天起,家里的高考倒计时板就没再往下计……
通读小说发现儿子是“天才”
记者:你们什么时候改变态度的?
小吴父亲:其实到现在,我的态度也很矛盾。在我的观念里,孩子还是应该走高考这条路,因为这才是正路,这关系到他的前途。
记者:那后来为什么又默认了呢?
小吴父亲:后来我看到了他写的那些东西,觉得挺有思想的,也挺感人,我也是搞文字的,但我肯定写不出来。同事们也说,“其实你儿子是个人才”。慢慢地,我也想通了,毕竟成才的路不是一条。况且他现在也上了二本分数线。
记者 于海华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考前”,共找到
1,514,93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