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与等价,是巩固互助的关键。如何真正贯彻这两个原则,在互助中发生了纠纷怎么办﹖邱县的互助运动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办法——走群众路线。
群众参加互助,是为了得到它的好处,但好处常常不是一下就能看出来的。桃砦原有五个互助组,以王殿臣组成绩最大。他埋头苦干,首先作出成绩,然后拿这些成绩向大家宣传。群众看事实,哪里有好处向哪里走。看到王殿臣的成绩,各找自己对心思的人组织起来,互助组一下扩大了五倍。但群众虽然参加了,开始多少总带些试验的心情,干部抓住这种心理,及时提出“愿怎样组织就怎样组织”。群众于是有的“合犋”,有的“拨工”,形式多种多样。这二十个组在锄苗时组织起来,锄完一段算大账,互助省了一千四百个工。大家热情高了,都愿意继续干下去。干部趁此机会介绍折工、计工办法,群众欣然接受,互助巩固起来。用事实打通群众思想,使其自觉自愿参加,这是最具体的群众路线。劳动英雄袁兆林说:“算账能使心里清亮。”算账能较快地打通思想。
群众都想在互助中得好处,有时就会发生利害冲突。镇东堡附近雨下得晚,出了苗就得锄,早锄一天能收,晚锄一天就许荒了。各人都想先锄自己的,互助眼看就要垮台。组长王宏元贫农很了解群众的心思,向大家敲警钟:“时间太紧,各锄各的都锄不好。”接着,就发动大家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够不荒了地﹖群众看着非互助不行,都在互助的前提下想办法,决定把大组划成两三个人一伙的小组,互助省工,轮换又快,地都锄得很好,互助从此更巩固了。先收后收哪块地?要用多少工?也经常发生问题。麦收前,李省庄、南刘村各互助组长带领组员到地里看庄稼,民主评议先收哪块,后收哪块,哪块地需要工多,哪块地需要工少。大家都是种地的行家,多数的意见自然是正确的。有些地方用抓阄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看起来大家机会均等,非常公平,其实这种碰运气的办法并不能使人心服。客观事实在面前摆着,大家都说该先收这一块,少数人即使有私心,也没有话说。
也有一种人,在评定每个人顶多少分的时候,大家说他应该顶多少,他自己偏说应该顶的多些,发生争论和不快。南刘村解决这个问题的经验很好:你不服,当场来个试验,大家都看看,好坏就在眼前。个别人试验了还不认输,就发动大家规劝,说明“你只要技术进步了,马上就会加分”。这是一种民主监督,看他果真进步了,马上实行群众性的表扬和奖励加分,他自己经过如此鼓励,就会心悦诚服,自动要求再进步,互助等价的尊严性也因而保持并发扬了。
南刘村的互助组订了许多民主制度:做工五天,小组开一次检讨会,发生临时问题随时开会解决。麦收时,村里讨论了工资分红制,组员都很认真地执行。村干部董希文请别人割了麦子,不想出工资,只管一顿饭,有些人碍于面子吃了,有些人没吃赌气走了。大家都不高兴,互助组几乎要垮台。区干部邀请大家开会,提倡有什么说什么。没有拿到工资的都提出意见,董希文当场作了检讨,照规定开了工资,大家哈哈一笑,第二天互助生产更有劲了。群众在事后纷纷反映:“真是不错,干部与群众一样,没有私情。”经过这次会议,互助组的威信比发生问题以前还提高了。
今春缺雨,下种很晚,因此要早锄苗。号召“早锄多锄”以后,群众都说苗小不能锄。南刘村的劳动英雄和村干部提出“青苗锄小不锄老,锄早耐旱治蝼蛄”,群众还是不接受。村干部袁兆林和积极分子到群众中串连酝酿,正面说了反面说,终于达到了早锄的目的。经过这件事,他们总结了一个重要经验:酝酿时间最好长些,懂事的自然出来说话,赞成的越来越多,多数人如果都说这么办好,少数人就会跟上走,走过几步,他们的思想也就通了。
原载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4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