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驻乌兰巴托记者吕国栋报道
采访在蒙古的中国公司,记者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赢利的公司更不愿接受采访。好事都得“掖着”,担心蛋糕被摊薄了。
不过,记者还是采访了在蒙古经营状况和效益都不错的“铁木真”。“铁木真”服装公司是中国香港在蒙古的一家独资公司,也是在蒙古服装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目前,这家公司有1800名工人,平均每天有一个集装箱的服装出厂运往美国。
流水生产
公司董事长杨战明告诉记者,2004年底该公司有1300名工人,最近半年增加了500人。在蒙古熟练缝纫工人紧缺的情况下,该厂能招到工人主要是靠流水生产。
“流水生产的工序分得很细”,杨董事长说,“这对工人来说(操作起来)更简单。因为每个工人只做自己的一道工序,这样技术就容易掌握。刚入厂的工人也很容易接手”“细化的工序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唯才是用
铁木真公司的1800名工人全部是当地的蒙古工人。而来自香港和内地的管理人员仅为18人。公司采取计件工资制度,多劳多得。
为了公正和增加透明度,每个工人前一天的工作量都会在第二天的公示栏中公布。工资每星期发一次,并将每人工资的数目在公示栏中公布。公司还在管理上实行公开性的原则,工人对企业的生产的情况有知情权,对企业的管理有建议权。
记者看到,杨董事长办公室对着楼道的是一面玻璃墙,从外面看里面一目了然,而且办公室的门一直敞开着。杨战明告诉记者,只要他在办公室的话,办公室的门就一定敞开着,公司任何一名员工,不论有任何问题和建议,不论任何时间,都可以随时进入办公室,直接向他反应。除此,工人还可以随时向其他管理人员和工会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其意见和建议,公司都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这应该很符合蒙古人直率的性格,我们的秘诀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杨董事长对记者说。
在“铁木真”公司,不论职工原来的“起点”如何,只要做出成绩,就能得到提拔。32岁的公司衬衫厂和裤子厂厂长彤嘎图娅就是几年前公司从当地招来的普通员工。由于在工作中屡创佳绩,如今她不但领导着1100名蒙古工人,而且还领导着中方的8名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