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4时30分,在合肥市望江路一间平房内,记者面对面采访到了本报多次报道的大陆首例“珊瑚人”小丽,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这位16岁美丽女孩的病情及其家庭遭遇,确实让人揪心。
十平方米一个家
在省立儿童医院大门口,小丽的父亲接到了来采访的记者。踏着地上的泥水,经过一条又长又窄的小巷,我们跟随小丽消瘦、多病的父亲来到一排红砖平房前,小丽的父亲指着其中的一间屋子告诉记者:“这间屋子就是我们的家。”
屋子里很暗,小丽的父亲拉亮了一盏节能灯,使屋内稍稍亮了一点,环顾四周,十多平方米的屋子内放了三张床和两柜子的书,使本来不大的房间变得越发拥挤了。小丽的父亲介绍说,一家六口人就租住在这间房子里,房东看他们家困难,这间房子只收他们一个月80元的租金,还免费让他们在外面加了烧饭的地方。
她是最漂亮的孩子
在平房内,一位身穿白底绿色碎花上衣,淡绿色短裙的女孩亭亭玉立,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又长又直的头发在脑后扎成马尾,细长的单眼皮的眼睛闪出清澈的光。要不是其父亲的介绍,谁也无法将她与“珊瑚人”小丽对上号。
据小丽的父亲说,小丽姊妹四个,她是最小的一个,但也是家里“顶爱干净、爱漂亮的一个孩子”。小丽在患病前就特别爱漂亮和爱干净,不管穿什么衣服,都要一尘不染,即使生病后行动不便,她身上的衣服都很干净整齐,同时还会要求爸爸妈妈把她的头发梳整齐。
小丽很腼腆,说话并不太多。但是就在短短几句话中,她笑了好几次,样子十分可爱。当问及她平时做些什么、有什么爱好时,她又腼腆地笑了:“没什么爱好,就是写写、画画,心静下来时就看看爸爸卖的书。”我们要看看她画的画时,她不让,羞涩地说:“不好看,随便画的。”不过,我们还是在桌子上看到了一个小纸片,上面画了一支欲放的玫瑰花——鲜红的花瓣,翠绿的枝叶。玫瑰花的下方还用铅笔画了一个“心”形,里面写了几个小字。
初二时发现了病情
小丽说,她的病是在2003年患上的,当时她在肥西老家念初二。也是夏天的时候,衣服穿得很单薄,母亲突然发现其背后有“包块”,后来越来越多。
小丽的父亲回忆说,“包块”起来以后,他们就四处带小丽看病,跑过上海等地的大医院,但一直没有查出病源。家中只要听说哪个地方有治疗该病的偏方,总会让小丽试试,然而从不见好转,2005年上半年,终于在省立医院确诊为“骨化症”,医生明确表示,目前该病药物作用不大,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正在读医科的小丽二姐告诉记者,家中人都不死心,总想能出现什么奇迹。昨日小丽的二姐还让记者轻轻碰了小丽背后的肿块,记者发现其背部和腰部一块一块的很硬;小丽表示,硬的地方很痛,一活动就受到制约。
都喜欢这个妹妹
小丽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大姐已经工作了,二姐在上大专,哥哥今年刚刚考上大学。小丽父亲说,小丽在家中一直穿得最好,大姐总是不惜花钱,买最漂亮的衣服给小丽穿。二姐自小妹妹患病后,利用有限的知识,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知识,希望有一天能找到治疗妹妹的方法。
小丽的父亲说,小丽的母亲在省城做家政,晚上陪他摆地摊,收入供孩子们读书吃饭,但小丽生病后,家中的负担一下子重了。孩子们仿佛一夜懂事了,小丽二姐每年暑期就开始找工作打工,小丽的哥哥高考一结束,就出去找零工去了,家中都有一个心愿,让小丽能过好点,病若还能治,就是花再多的钱也要治。家人都亲,但小丽还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和哥哥尤其亲密,哥哥从小就带着妹妹一道玩,现在一回家,哥哥妹妹也有说不完的话,同时还喜欢下象棋。
叔叔有空再来看我
小丽的家人都评价说小丽一直很内向,不大爱说话,但当我们离开小丽家时,小丽懂事地挽留我们,让我们再坐会儿。由于有采访任务,记者于当晚5时30分离开了小丽租住的家,在临别时她甜甜地表示:“叔叔有空再来看我。”
(周文丽 本报记者 季东平/文刘兵生/摄)
新闻链接
进行性肌肉骨化症是一种少见的基因疾病,它会使“骨头”在肌肉、筋膜、韧带以及人体的其他结缔组织中形成,发展出来的“骨头”横过所有的关节,逐渐限制行动,因此,得病的人往往也被称为“珊瑚人”。据介绍,这种病极为罕见,发病率约为1~6/1000万,全世界仅报道600例左右。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珊瑚人”,共找到
9,72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