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省文联的作家艺术家们来说,“大练兵”活动中的阅读训练、知识训练、专业理论训练几乎就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主体内容,凡是正在写作的作家,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案头训练和书本训练”,这是优势,也是弱势。
对于作家而言,练兵的内容更多应是走出书斋,深入生活。这次省文联组织11名作家深入我省“861”行动计划第一现场,深入生活,采访并撰写报告文学,规模大、时间长、任务重、目标明确、作风扎实,应该说,这是“大练兵”活动的一次具体的实践性训练,也是一次针对性极强的业务素质训练。在深入奇瑞、马钢、海螺、江汽、丰原等企业之后,作家们收获很大,感慨很多。
首先,换一种思路看现实。作家笔下的现实是艺术虚构的现实,它与在场的现实是有距离的,也是应该保持距离的。这次深入“861”第一线,与建设者们交流、座谈,在生产线上感受我省的经济建设成就,则让大家看到了原生态的现实,看到了具体的现实,看到了前进中的现实,这对于作家们来说,丰富了看待现实、把握现实、反映现实的视角,提供了多元表现现实生活的切入点,同时也提升了作家们艺术心理境界。
其次,换一个空间感受生活。我省作家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甚至很封闭,生活空间的狭窄直接影响着心理空间延伸,最终影响到艺术空间的拓展。这次在深入一线期间,作家们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与建设者们深入交流,除现场感受,还要了解历史变迁、人文掌故、传奇经历、未来走向,不少作家上班时间穿梭在生产线上,吃饭时间与建设者们在食堂一起就餐,晚上则进行交流座谈。走出书斋,打破固有封闭的生活格局,换一个空间感受生活,则必然会写出换一种形式创作的全新的艺术作品。
第三,换一种方式创作。作家的创作更多地是要突出作家的创作个性,而此次创作则是为了宣传安徽崛起而创作报告文学,所以要符合主旋律,要符合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振奋精神这一主题。这对作家们来说,创作方式、手段、立场、观念都要改变,放弃个人化、私人化的立场与审美趣味,这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挑战,这显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业务训练和实践。这种转换创作方式的写作,将使作家们在更大更宽的领域里适应不同文体和不同标准的创作,这是有价值的,也是很有趣味的。
大练兵在不同部门,显然要有不同的要求,长期在外跑,没空读书的,要坐进书斋里练;而长期坐在书斋里,远离现实生活的,要到生活生产的第一线去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