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亲历者讲述———
上周,可可西里无人区获准开放旅游的消息让很多人感到担忧。特别是对于曾经在那里生活过十年的杨欣来说,这个消息几乎是灾难性的。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地区。尽管每年只“准入”一百人,但仍然存在着破坏当地脆弱生态环境的巨大危险。而他和更多的志愿者们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当地的生态、资源,以及呼吁保护藏羚羊,已经在当地工作了十年。
“最担心的就是偷猎者赶出去了,旅游者进来了。一方面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当地的神秘、藏羚羊的奇缺会刺激人们消费的热情。要知道,让一个人生存下来很容易,但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杨欣说。
用一本书“垒”成一个保护站
杨欣出现在北京是因为一本书。在这本由三联书店刚刚出版的《亲历可可西里十年———志愿者讲述》中记载了第一个民间保护站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志愿者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这个保护站就立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腹地,青藏公路旁边。十年前,这间简陋的房子就是用一本书“垒”起来的———建站的经费全来自志愿者卖书所筹的义款。同时,他们也在可可西里树起了自己的希望。十年后,新的希望寄托在新书上,因为他们要在岷江建设全国第二个保护站。
杨欣是这项活动的负责人,也是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的会长。他对环保的认识也是逐步经历了一个探险———摄影———自发保护的过程。
因为从小就喜欢摄影,借工作之便,杨欣在80年代就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驴友”,徒步走丽江、泸沽湖、虎跳峡。还成为第一个介绍如何到虎跳峡旅游的作者。因为有了去边缘地区的经历,1986年他参加了去长江源头考察的探险队。“当时正好20多岁的年龄,热血沸腾地想要拍摄一张可以获奖的照片。”在克服了精神和身体的极限挑战、和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之后,他慢慢成为一名主力漂流队员。他拍摄的一张照片也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奖。
这段经历让他感到非常自豪,但后来的几次长江漂流更让他感到迷茫。因为镜头中可拍的内容越来越少,几年前还是绿草如茵的山坡在迅速的沙化。“这时听说了后来被追誉为‘环保卫士’的索南达杰的故事。他在和可可西里的偷猎者战斗过程中被子弹击中,临死还跪握着枪,直到被零下40℃的严寒冻成一座雕像。他的形象对我产生了很大震动,于是感到有义务帮助这个地方做点具体的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杨欣着手起草了“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的宏大计划,尽管是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做。一方面是受到了感染和责任感的驱使,另外,以往的阅历也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漂流探险经历,我可能不会做后来这些事情。这段经历让我知道很多事不是在任何条件都具备了才去做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做‘驴友’经验之外还使我获得了一种自信。有了这种积累,你就会感到自己应该有能力把它做下来。”
志愿者不应该是“傻卖力气”“活受罪”
开始的经历确实很艰苦。在招募到第一批志愿者后,他们奔赴可可西里时,所有的花费都必须由个人承担。而且,因为需要做最初的开荒建房等技术活,他们详细挑选了志愿者的专业和经历。一位文艺工作者在反复强调自己在从事写作之前是“一个煤矿的四级电工”,才得以成行。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志愿者们硬是凭借最简陋的仪器和工具,在7天之内就完成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一期工程:盖起了一座复合板材的房子。
不过,“志愿者活动从来都不是傻卖力气的。”杨欣说。“而且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人,并且在这里发挥了他们的长处。”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志愿者能做的可能就是宣传、捡垃圾、种树、回收废电池等等。当然这是最基础的需要做的。但杨欣感到,对于白领而言,这些并不是他们的长处:“简单劳动谁都能做,虽然对意识的提高有帮助,但如果把白领们的资源利用起来会有更大的作用。”
于是他们在进行宣传招募志愿者的时候,首先要求志愿者保证自己生存的条件。“开始需要机械工程师,因为在保护站如果有取暖设施,室内能达到30℃。否则房间里只有零下28℃,生存都成了问题。7、8月份需要进行宣传时,老师、记者会被选上。需要做调查的时候,学习生物学、人类学的志愿者可能就优先成为志愿者。做分拣垃圾的项目时,就先选跟垃圾专业、做污水处理有关的……”
由于青藏公路阻断了藏羚羊迁徙产羔的路途,他们专门制订了一个“红绿灯计划”。“当时选择志愿者就专门挑选了交通警察。一个来自深圳的交警不仅对条款特别了解,一讲就透。而且英语还特好,能指导老外。还有一位女交警,形象很好,便于交流。”
用这种方式挑选出的志愿者到现在有很多已经成了“铁杆”。其中有300人“质量相当高”。“他们生存状况、经济能力都很好,有专业背景相吻合,也有精力,更有一颗‘涂绿’的心,能把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杨欣说,按照国际发展情况来看,作为一个人,首先要生存。饱暖之后才会想到周边的环境。人在自己需求不满足的时候,想要别人给他帮助,当你生活满足后,给予别人也是心灵上获得满足。志愿者必须把本职干好后,才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为社会多尽一分力。
有多少钱才能日日欢歌
在可可西里的生活开始也是很艰苦的。现在条件已经有了保障,但和很多志愿者原来的生活水平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来呢?
“因为成就感和感动。”杨欣说。他自己落泪就不止一次。“以前别人说‘眼中没有泪花,心中就没有彩虹’,确实是这样。在平庸的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情不是太多,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往往是浮躁的、埋怨的。恰恰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地方,大家都是用心灵在碰撞,所以常常被感动。”
在《亲历可可西里十年》中,一位志愿者就写到了一个当地女孩白丽。这个女孩子的微笑让很多男子汉忍不住落泪。因为受伤,白丽的大腿腿骨间打上了十多厘米长的钢钉,还要拉上牵引架强行复位,在大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中,她还能向来看她的人报以微笑,而且是特别纯粹的微笑。
现在做志愿者有些人仅仅是为了增加经历或者是猎奇。但在经历的过程中,就是通过这种心灵的碰撞会慢慢改变,慢慢被感染。《成都商报》一位记者常年跑政法口,他在参加之后由衷地感慨社会上居然还有这么一类人!更多的人收获了极大的满足感。“因为很多人这辈子从没想过当第一,一不小心建成了第一个民间保护站。当时感觉是:通过那么久的努力,至少迈出了一大步,可可西里可能还有希望。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杨欣说,“可能你不能从中收获金钱,但获得的快乐却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于彤);来源北京科技报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可可西里”,共找到
455,13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