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学生利用暑期打工,不仅能达到勤工助学的目的,同时可以增加社会阅历,是件好事。但由于缺乏经验以及甄别能力,大学生屡屡陷入不良中介精心设计的“陷阱”中,这似乎已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骗局一黑中介骗取服务费
放暑假后,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大三学生许某很想找一份家教,但托人找了半个月仍然没有着落。
7月的一天,他到海口市解放西路买东西,在一公交车站看到一家中介公司张贴的“牛皮癣”广告,称可以帮忙找到工作,且就业率达百分之百。看到广告后,小许心动了。于是,他前去登记。等填写完表格后,中介公司提出先交100元服务费,再给用人单位信息。交完钱和用人单位联系上后,公司却告知暂时没有合适的岗位。后来,他多次打电话到用人单位,得到的是一样的回答。最后对方一听到他的声音就直接挂断电话。心生疑虑的小许打电话到中介公司要求退钱,对方回答:“这是用人单位的事,我们没有办法。等有了其他工作,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前几天,他再次到该中介公司时,对方已关门。
提醒:海南医学院的彭老师说,现在街头的“牛皮癣”小广告很不可靠。以超过正常的高薪、极简单的要求、极低的条件为诱饵,吸引求职者。没社会经验的大中专学生最容易上当受骗。
骗局二中介提供假信息
7月27日,当谈到暑期打工被骗的经历时,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大三学生王某依然难掩怒气。
7月初,他在海府路一家家政中介所登记,并交上了20元信息费。第二天,中介公司通知他有一份家教工作,每天辅导2个小时,一个小时20元,但还得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小王喜出望外,缴纳了几十元保证金。第二天,按照中介公司提供的地址,他找了一上午也没找到让他联系的家长,打电话却是关机。他回到中介所询问,中介所的工作人员还数落了他一顿,说他不会把握机会,并让他再回去等消息。此后,他多次来到中介所,要求对方给联系工作,但中介所总以种种理由推托。等了近半个月后,实在等不下去的小王同学再次来到中介所,想退钱了事,没想到对方一口咬定曾给他找到过工作,不能退钱。
提醒:大中专学生找工作时,若职介所要求缴纳诸如服装费、培训费、保证金、证书费或其它名目繁多的各种押金时,求职者应该警惕并及时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骗局三中介与用人单位勾结
7月中旬,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大三学生钟某到一家中介公司交了50元信息费之后。第二天,中介所通知她有一份酒店的工作,月收入1000元。第二天,小钟到该酒店上班。上班第4天,酒店主管告诉她,由于表现非常不好,没有给酒店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她被酒店辞退。小钟一分工资都拿不到,为此,她到中介公司要求退钱,没想到对方一口咬定曾给她找到过工作,不能退钱。
提醒:海南德赛利律师事务所律师廖晖说,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小钟和酒店虽然没有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但客观上已经构成了事实劳动法律关系。所以,酒店对其员工的开除,应看其是否有违反劳动纪律等原因,而不能仅以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就给予辞退,这侵犯了小钟的劳动权利。小钟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向劳动仲裁庭提起仲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还说,大学生校外打工,一定要注意签订相应劳动合同,以便出现问题时追究责任。他提醒大学生,一旦出现被骗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向劳动部门举报,并注意保留证据,情节严重的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
大学生为何屡屡被骗
海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黄说,大一至今他们班已有20%的学生被骗过,大多数上的是中介公司的当。
该校大一学生叶甜说,很多大学生初到海口,对当地不熟悉,但又很想找家教做,而学校能提供的机会很少,因此她们首先想到的是中介。虽然中介存在一定风险,但为了能找一份满意的家教,她还是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据了解,贫困学生到学校报到后,学校为他们开了“绿色通道”,并准备了勤工助学的岗位,但由于岗位有限,使得一些家庭困难又想打工的学生不得不到校外去寻找机会。
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我省50名暑期打工的大学生,70%的学生通过中介找工作,25%的学生通过亲朋好友,只有5%的自己找。
刚从海南大学毕业的胡某说,回想起过去被骗的经历,主要是自己缺乏经验,而求职心切,急着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很容易被骗。此外,在找工作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轻信对方,总把人往好的一面想,以为社会就跟大学里一样纯洁,所以容易被别人的“假热情”所迷惑。
海南医学院的彭老师说,大学生暑期打工屡次被骗,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海南能为学生打工的机会比较少,很多大学生在暑期找了近一个月都没办法找到一份家教,急于求成的学生只好选择中介了;主观原因是学生的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很多学生很少接触社会,认为社会的人都是善良的,因此在找工作时往往放弃了防范之心,这也是骗子容易得逞的一个重要因素。
打工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有关人士说,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会发现骗子的话里漏洞百出。他说,目前我省只有少部分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但课程数量很少,大部分学校仅给学生发一本安全教育书,大学生屡屡被骗,就暴露出学校在教育学生提高防范意识方面存有漏洞。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阮忠说,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如果人身或钱财等受到侵害,不要隐瞒或害怕,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他提醒,大学生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据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党总支副书记蔡扬翼介绍,他经常接到学生反映打工过程中被骗的事情,特别是被一些中介机构所骗。“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对人盲目信任,很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在校外打工上当受骗的问题一直是我们比较担心的。” 蔡扬翼说,尽管他们也经常向同学们通报类似被骗的事件,加强同学们的防范意识,但还是有同学被骗,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更是成为一些非法中介者的欺骗对象。蔡扬翼提醒大学生,打工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最好能和老师沟通之后再作决定,切勿轻易相信别人,以免上当受骗。
面对这种种骗局,许多高校都是重视有余,防范乏术。海南师范大学的卿老师认为,这些问题说明大学生思想较单纯、缺乏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应尽量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给大学生,利用法律手段尽可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同时,举办相关的培训班和讲座,提高大学生打工的工作技能并进行防范教育。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要有这种意识,多动脑筋想一想,分清是非,在磨练中增长经验,使骗子无机可乘。
学生呼吁“校园中介”
目前,高校大学生在校外打工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一个普遍现象。记者走访了一些大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过在校外打工的经历,从派送调查问卷和促销商品,到撰文策划或做家教,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由此,不少公司单位纷纷开始使用大学生做“临时工”,既能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又不用支付太多“酬金”,可谓“物美价廉”。然而,不少中介公司以此为“契机”,抓住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大搞欺诈行为。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找工作还是选择了传统的职介机构,但许多大学生都反映,个人求职遭遇的陷阱太多。海南大学学生王某说,她曾经到一职介中心,交了60元中介费,可每次职介所介绍的工作地点离学校都太远,为了安全着想,都放弃了,中介费也就打了“水漂”。在采访中记者还经常听到学生说在找工作时,经常要缴纳押金,有一部分同学交了以后,工作还是没找到。
由于大学生们普遍缺乏经验,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求职机构,难辨真伪,使大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为此,他们呼吁,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一个专门为大学生服务的、正规的、讲诚信的职业介绍机构。
相关链接
不良中介损招揭秘
先收费后唱“双簧戏”。他们往往要求大学生一次性交纳中介费50元至100元不等,然后再给大学生介绍工作。这些服务往往都是一次性的,且中介有时还会和聘方唱“双簧戏”。而聘方对大学生非常苛刻,当大学生对工作感到不满意再回头找中介时,他们就不再为大学生服务了。
广告诱惑和变相收费。大学校园里招聘广告随处可见,特别是寒暑假期间,更见“高薪聘请XX”、“某公司急招XX,待遇从优”、“急招翻译,日薪XX”,这些诱人的广告往往容易抓住求职心切的大学生。雇主就是利用大学生这种心理特点,以优厚的报酬作为诱饵吸引大学生,使其跌落预设的陷阱。他们常使用变相收费的手段让兼职的大学生预先交纳押金或者其它一些费用,如服装费,建档费等等,然后会以大学生工作不负责或是损坏公司物品、影响公司声誉等借口辞退大学生,而押金也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暑期打工”,共找到
19,67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