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2日电(记者高文静、白冰)8月8日至14日,第四届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世界语大会在内蒙古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世界语者在包头欢聚一堂,用世界语交流信息。与会专家认为:世界语在21世纪将焕发光彩。
118年前,波兰人柴门霍夫创建了世界语。根据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提供的资料,现在世界语已传播到120多个国家。约有一千万人掌握和使用这种语言并被应用于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出版、交通、邮电、广播、旅游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作为一种非自然、非民族的国际辅助语言,世界语自清朝年间进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学习世界语的人曾经多达40万。1982年成立的中国世界语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红楼梦》《水浒传》等200多种世界语图书。
在21世纪,世界语的生命力在哪里呢?与会专家指出有三点。首先,世界语的内在理想是人类语言权利平等,这符合各民族、种族人民的愿望。其次是世界语的中立性。世界语从创立开始就定位在国际辅助语,无意取代民族语言,世界语者反对语言歧视和语言霸权,它是中立的,不附属于任何民族语言。再次是世界语的开放发展机制,决定了世界语能适应各种语言环境和各个专业门类,不会被社会潮流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