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
近日,全国9所高校将“参加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这预示着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已经提上日程,“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这一话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赞成者认为,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收费,符合国际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反对者则担心研究生教育收费会使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因此而放弃读研;更有人担心研究生收费会成为扼杀“大师”的元凶。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改革?这场改革又该往什么方向去?
在我国,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国家和公民共同负担教育成本的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校的本专科教育从免费教育到收费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路程。与本专科学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取得高额回报的能力。研究生教育具有更强的非义务性,采取国家和学生共同分担成本的机制,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还有利于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从总体上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这也符合高等教育采取成本分担机制的国际趋势。
但研究生收费改革决不是本专科学生收费工作的延伸,它应该走出一条新路子。家庭和亲友的资助是高校本专科学生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这是由于本专科学生的经济自立能力比较缺乏,家庭、亲友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资助。当一个学生接受完本专科教育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应当有经济自立的责任和义务。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继续由家长和亲友负担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行不通的。
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主要矛盾就是收费与研究生要求经济自立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个矛盾解决好了,研究生收费工作也就可以顺利进行了。因此,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涉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成败的核心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既要让研究生缴纳一定的费用,又要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学生做到经济自立。
当前,有人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这种提法是不妥的,因为这一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是针对本专科学生的,并不完全适合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技能,并且更多地是在科研活动中学习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以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助教助研助管津贴和导师科研课题资助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同时,应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允许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或允许学生在一定年限内推迟毕业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筹集学费。
另外,本专科学生在完成自身学业后,已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和就业机会。这就要求本专科学生必须树立起理性消费观念,应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经济条件等,选择是否接受研究生教育。这种观念在现今西方发达国家是较为成熟的,并为广大学生及其家庭所接受。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研究生 全面收费”,共找到36,58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