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使美国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亚洲的投资大部分投在了日本,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利用生产军需品大发其财,迅速恢复了在二战中崩溃了的经济,军国主义也乘机死灰复燃。鲁思平、马平在所著《百年大转折———日本经济发展纪实》一书中,详尽披露了这一史实,现摘于后。
美出于私利武装日本
1950年6月25日,整个日本突然沉浸在一种异常的亢奋之中。
朝鲜战争爆发了。就要开始忘记战争的日本人听到收音机里反复广播的重要新闻,立刻便感到茫然失措:怎么?世界又要打仗吗?
特别是,第一仗朝鲜人民军便以凌厉的攻势,一路南下,这引起了日本人的不安。朝鲜人民军的背后是中国、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如果这一攻势持续下去,不久就会席卷南朝鲜,日本将会如何呢?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又会作如何反应呢?日本人疑虑重重,不得要领。
7月7日,美国政府决定派遣以麦克阿瑟为司令的联合国军进驻南朝鲜。但是朝鲜人民军南下的势头不减,很快便打到了与日本隔海相望的釜山。
麦克阿瑟想,在现在这个时候,从各方面来讲都必须将日本作为向朝鲜出击的据点。然而,他手上并没有可以动用的兵力。1945年10月,曾是驻日美军人数最多的时期,那时在日本共有15个师,40多万人,而现在只剩下4个师,8万人了。如果把这些军队全部投入朝鲜半岛,日本就空了。对此,除了让日本人自己拿起枪来别无他法。
7月8日,麦克阿瑟给吉田首相写了一封紧急重要信件,要点是:命令日本政府采取适当措施,开始建立由75000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并为扩充海上保安厅的现有兵力,增加名额8000人。以后,警察预备队改名为自卫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直不允许日本有一个士兵的对日占领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根据日本新宪法第9条规定,理应放弃军备的日本重新又有了军队。隔岸观火大发战争财另外,对于麦克阿瑟来说,日本还是一个可以向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提供物资及劳务的重要的兵站基地。
横须贺的美国军需工厂多次将日清纺会长(经理)樱田武和其他纺织公司经理叫去,命令他们必须在某日之前生产出多少套军装用的棉布。
“急需做帐篷用的帆布,赶紧送来!”
“话是这样说,但我们没有厂房,也没有将工人集中起来加班加点住的宿舍……”
“那么,你们马上就建工厂、宿舍,资金和材料由我们提供。”
新厂房建好了,机器也安装好了,工厂开始昼夜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
不仅纺织工业沾了“特需”的光,与战争更加直接有关的炮弹、飞机用燃料桶、军用汽车等行业的订单更是像雪片似的飞来,数量之多令人难以置信。
当时,丰田汽车公司仅仅是个只能生产卡车的工厂。它在不景气当中已接近关闭。就在这时,天大的喜事降临了。大量的军用卡车订单纷至沓来。买方是美国政府,他们支付现金,绝不拖欠,甚至还痛快地答应了提高售价的要求。
丰田销售量显著回升,财源滚滚。在经过6年不景气之后,1951年,丰田终于一举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
日清纺在1951年的资金为2.6亿日元,但其销售额竟高达131亿日元,获利36亿日元。由于赚的钱太多了,这一年分红就达80%。
整个日本都在“特需热”中沸腾了。
像松下电器那样的乍一看与“特需”并无关系的企业也沾了大光,他们最早接受的订货是干电池和蓄电池。不久,就连电报机之类的订货也开始接受了。1950年上半年,松下电器的产品销售额为9.8亿日元,到下半年则大幅度增至17.2亿元,几乎是原来的两倍。
不是美军直接购买的“间接特需”也非常可观。例如电机,以前松下共有5栋生产电机的厂房,但是真正用于生产的却只有1栋,剩下的4栋只能充作产品仓库,积压的产品太多了。在听说战争爆发后的不过两天时间,这些蒙满了灰尘的库存物资转眼之间变得畅销了。特别是街道小厂使用的2—3马力的电机,供不应求。
再有,那些因意想不到的订单而赚了钱的中小企业主们,都开始购买以前他们就想买的收音机,甚至还出现了想买电熨斗的人。松下电器的销售曲线就是借助于这种波及效应而不断上升的。不仅是松下电器,纤维制品和卡车都因这种波及效应而愈发好卖了。
在朝鲜战争的三年时间里,日本在军用物资方面的订货收入累计高达10亿美元,合3600亿日元。日本经济持续地受到这些巨额资金的滋润。
与此同时,在日美军的个人消费,也给日本的服务业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仅在1951年当年,从朝鲜战场上回到日本基地休假的美军官兵,就花掉了22800万美元。在北海道的千岁基地,专为美军服务的日本女性,1951年时为270人,而第二年就猛增至2500人,她们和美元一起开发出了当地的“三陪经济”,夜总会和酒吧火爆一时。
如果算上停战协定签订以后的一段时间,把联合国军士兵到1955年为止在日本购买消费品所花的钱都算上,这种稍稍广义上的“特需”收入累计共36亿美元,合13万多亿日元。对于一个战败的贫穷国家来说,这是一份求之不得的厚礼,也为战后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世界各国都感到扩充军备的必要性,因此掀起了购买物资的热潮。国际贸易也在骤然间繁荣了起来。
借助这一浪潮,日本的一般出口贸易也大幅度增长了。1950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出口额增加了55%。1951年的总出口额高达4880亿日元,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作为贸易大国而崭露头角了。
出口最旺盛的是钢铁和纤维。钢铁在1950年初的出口数量每月不足3万吨,而在战争爆发后的年度时,每月的出口数量则超过了10万吨,创造了年出口80万吨的纪录。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平均股票价格,在战争爆发时仅为91.9日元。在金属工业和纺织工业繁荣的带动下,股票价格急剧上升,第二年时达到166日元,以惊人的比率上升80%。
这样,以“特需”和出口为转机,日本以猛烈的势头从废墟当中站了起来。
妖魔鬼怪又回来了三年的朝鲜战争不仅以巨大的“特需”振兴了日本的经济,在政治上也对日本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吉田内阁梦寐以求的签订和约也成为美国所希望的事,并在朝野基本达成了共识。
随着朝鲜战争从内战逐渐变化为中美之间的战争,东西方两个阵营冲突的色彩越来越明显了。美国强烈地感觉到,有必要将日本变成西方阵营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因此,他们希望与日本单独签订和约(排除中国、苏联等战胜国),以将其拉到西方阵营中去。
美国方面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开始一步步进行准备工作,建立警察预备队,不仅是准备应付当时的朝鲜战争,而且是让日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时能有自卫力量。
撤销被开除公职者的处分也是其中的一个环节。1950年以后,有20万人被撤销了处分,其中12万人是旧陆海军人员,撤销处分的目的是使他们成为警察预备队的干部。其中不乏战犯或嫌疑战犯,还有军国主义骨干分子。同时,战前政界、财界的大人物也相继被撤销了处分。鸠山一郎、石桥湛山都回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藏大臣池田勇人接受首相吉田茂的指示,开始研究日本重新建立军备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