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研究家讲述南京受降
胡兆才从事军史研究工作十几年,先后出版〈新四军演义〉、〈八路军演义〉、〈血战〉等近三十部描写抗战的作品。8月12日上午,胡兆才向记者揭开了许多南京受降当天的“秘密”。
签降地选择考虑安全问题
“签降的地点就在现在黄埔路的原中央军校大礼堂,是原来黄埔军校,后来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旧址。”胡老所说的大礼堂于1928年9月开工,第二年3月在那里召开了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战后是国民政府国防部礼堂。为什么要选择那里作为签降地呢?“当时南京有两个礼堂是比较好的,一个是现在的人民大会堂,在长江路,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中央军校的大礼堂。因为人民大会堂靠近路边,车来人往比较杂乱,考虑到安全问题当时就选择了这里作为签降的地址。”
冈村宁次经过处涌满市民
签降那天南京市民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心情的?“那天南京各机关团体、工厂、院校、商店到处都挂满了国旗,主要干道上扎起了松柏牌楼,牌楼中嵌着‘胜利和平’四个金色的大字。一大清早,市民都纷纷涌到冈村宁次(记者注:侵华日军总司令,中国战区签降仪式日方代表)车子必经的广州路、珠江路、黄埔路两侧,要亲眼目睹这个杀人魔王失败后的嘴脸,人们还聚集在收音机旁收听签降的实况广播。”
“大概8点多,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方投降代表团一行7人,从青岛路1号乘小车往黄埔路这边驶过来。一路上万头攒动,人生鼎沸,有人放鞭炮送瘟神,有人扔石子掷西瓜皮,气愤的人群挥舞着拳头.....”说到这里胡老伸出拳头在半空中猛振了两下,英气仍在,愤恨犹存。
欧美风格布置会场
受降会场的布置有什么特别之处么?“会场布置得独特壮观,有欧美的风格。礼堂中央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巨幅遗像,屋顶上垂下宽大的中、美、英、苏四强国国旗,四周摆满了鲜花和松柏,中间是受降席和投降席。”这两处席位有何不同吗?“受降席由3张方桌拼起,对面的投降席由3张美式长条茶几拼起,上面均用白布铺着,受降官坐的是皮包弹簧椅,投降官坐的是布包弹簧椅。”在说到受降一方时胡老总会把音调略微上扬一些,眉毛也配之以上扬的动作,表情骄傲之间带点顽皮,轻轻一笑解千恨。“最初布置的是西方圆桌方式。美国顾问团检查会场的时候训斥了会场布置的人员,指定改为对立的长方桌。美国顾问团在发现仪式程序表上有‘允许日方佩带刀剑入场’的条款时非常恼火,命令立即划掉,并且要日方代表一律剃成光头入场,以显示日方战败输光。”
实习生 李蓓超 记者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