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要 如何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构筑科技练兵舞台,使合同战术训练更加贴近实战?济南军区某训练基地创新导调手段,改革考评机制,设立刁钻“蓝军”,组织超强度对抗等途径,使基地真正成为部队军事训练改革的“试验田”和检验实战能力的“准战场”。
5年前,济南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在中原腹地成立。从此,每年都有精彩的战术对抗“活剧”在这里上演,不少部队在这里经受了现代战场的砺炼。
走进这里,会有诸多“看点”,令你扼腕赞叹。
一场多预案 多场可联动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让部队在多变战场中练勇练谋
【看点之一】大别山脚下。作为“红军”的某摩步旅与基地“蓝军”的实兵实装对抗演练正酣。“红军”指挥员采用多种新战法,向基地“蓝军”发起猛烈攻击,“蓝军”似乎弱不禁打,节节败退。正当“红军”准备发起全线进攻时,“蓝军”的多架战机,辅之强大的电磁干扰,使“红军”火炮雷达、通信指挥、信息传输“瘫痪”。而不知何时从多方位置冒出的碉堡、堑壕,使“红军”多方受“敌”,进攻受挫迟滞。
演习结束,导演部判“红军”不及格。“红军”指挥员大为叫屈,辩称“蓝军”没有按预案执行。可导调人员的回答:“战场无定势,我们只能看最后结果。”曾在战争年代被誉为“常胜之旅”的“红军”,竟然栽倒在“一场多案、多场联动”的导调手段上。
【看点解读】组织这次演习的基地司令员王忠、政委陈智勇告诉记者,作为“蓝军”的扮演者,只有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设计“准战场”,才能使部队练就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为此,他们一改过去演习先“勘点”、“排练”、“红”“蓝”双方对演习各阶段战术运用了然于心的传统模式,设计出了“一场多案、多场联动、活导活演”的战术预案,制造了各种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自然、多变的战场,生发出了多变的“险局”和“危局”,逼着各级指挥员不得不在斗智斗勇中提高打赢本领。
战场多维化 对抗实战化
——“蓝军”多变战术让“红军”屡屡受挫
【看点之二】走进训练基地指挥导调大厅,让你感受最深的就是那浓厚的“实战味”:巨型电子屏幕上,电磁干扰、网络渗透……“红”、“蓝”双方交战激烈。一场场“战斗”在这里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某机械化师摸索出一套山地进攻战法,但基地“蓝军”的空中侦察机时隐时现,地面雷场、导弹阵地四伏,电磁干扰不断,新战法处处受制,难以发威,演练未过半程就被亮了“红牌”。
某旅建成网络指挥系统,在与基地“蓝军”交手前也精心谋划了多套应急预案,可突如其来的“敌”情令他们防不胜防。没过几招,网络陷于“瘫痪”。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战术情况一个接一个,“蓝军”以其战术手段的刁钻、战场环境的多变和对抗节奏的莫测,屡屡使“红军”处于慌乱之中。
【看点解读】在部队平时组织的各种战术演练中,“蓝军”一直被作为想象中的“假想敌”,可有可无,可伤可亡,任凭一厢情愿。为改变这种情况,真正把“蓝军”越练越强、越演越活,成为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砺剑石”。近年来,这个基地自行编写了蓝军战术教材和“模拟敌军部队训练纲目”,并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蓝军”训练的起点。同时,他们采取多种手段,模拟未来作战对手,构建多维立体化战场,先后建起了集有线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音像传输等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设置的各类阵地设施、兵力配置等目标达36类2000多种。置身于这样的战场环境,能不叫一些部队的指挥员发怵吗?
战后有回放 胜败有评析
——打一仗进一步,在总结中让参训部队补“短板”
【看点之三】某师野营驻地。基地战术调理采集员正在对师首长机关的演练情况进行讲评。“你部演练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部队进攻的目标区域发现道路被毁,机动保障队抢修道路时,指挥员处置不当,人员没有下车隐蔽。二是指挥员对战场地形掌握不准,装甲战车进攻受到影响……”
接二连三吃“败仗”,令参加演习的某团官兵心潮难平。基地战术导调人员便找来每一场演练的录像给他们回放,给他们评析战败原因,查找平时训练的“短板”,并帮着他们用实战标准寻求破敌之策。
一段段“败仗”回放,一番番思想交锋,让屡屡受挫的演习部队官兵顿开茅塞:自以为在营院里想出来的“鲜招”、“绝招”,往往是“庭院跑马”、“花拳绣腿”。随之,一系列贯穿现代作战理念的“补短”举措相继出台。
【看点解读】深化演习改革,提高演习质量,必须纠正过去“演习像演戏,演完就过去”的观念。为此,他们每次演习结束,都要按照“分头准备、分层讲评、综合总结”的模式,安排战术调理采集人员分赴演习部队,依据演练场上采集的各种信息数据,分别对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意见进行讲评,使部队找准平时训练的着力点及努力的方向。近年来,这个基地在演练总结中,先后帮助演习部队查找出训练、保障、装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近百个,研究出可行性对策120多条,真正使部队“打一仗进一步”。(陈广斌 本报特约通讯员 石磊 本报特约记者 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