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观潮之李尚平专栏
从8月15日午夜起,以色列开始在加沙地带实施撤离方案。这是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首次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采取撤离行动。虽然只是局部撤离,而且所涉及的领土面积也不大,但此一行动本身的积极意义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过去四年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流血冲突不断升级,而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推行的犹太人定居政策是直接原因之一。现在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开始撤离,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双方的对峙气氛,减少暴力冲突的诱发因素。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的撤离行动予以欢呼,这一事实就能反映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推行的犹太人定居计划不得人心。
从加沙地带撤离的计划,是以色列总理沙龙在去年提出的。当时,为了缓解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压力,特别是为了缓解国际社会要求他与巴方领导人恢复和谈的压力,沙龙出人预料地宣布,以色列将从被占领土上局部撤离。但从被占领土上局部撤离,并非是国际压力下的匆忙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很久以前,沙龙就怀有建立“大以色列”的雄心,目标是使以色列的领土从约旦河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岸。由于受到中东现实和国际政治格局的约束,沙龙担任总理之后,目标开始变得比较现实,战略也有所调整。而从被占领土上局部撤离,就是实现其新战略目标的步骤之一。
首先,沙龙希望通过撤离加沙地带,使犹太定居者远离巴勒斯坦人,以此减少巴以冲突,缓解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的抵抗情绪;其二就是要收缩防御范围,减少以色列控制区的巴勒斯坦人口,以便专注于加强对约旦河西岸的控制。
过去40年来,加沙地带早已被证明是一个难以防守的地区,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当初以色列鼓励犹太移民前往加沙定居,主要目的是要在沙丘上建造抵御埃及入侵的堡垒。后来定居计划开始演变成人口迁移和殖民化。在过去多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创造财富的目的性很强,他们雇佣廉价的巴勒斯坦劳工,从事农业开垦和种植,从而继军事统治之后,帮助以色列在经济上确立了犹太人的统治地位。
1994年奥斯陆协议生效之后,以色列把加沙地带80%面积的政治管制权交给巴勒斯坦,但以色列士兵继续驻防,犹太人定居政策没有任何改变。尽管如此,加沙地带的人口结构,依然是以色列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目前,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口有130万,而犹太人口只有大约9000人。这种人口比例的明显不平衡,使以色列对该地区的占领和管制,就像无底洞一样吸走了大量资金。沙龙决定撤离加沙,与这一方面有直接关系。
据估计,大约十年之后,在约旦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土地上,巴勒斯坦人口将达到520万。以色列担心的是,如果巴以双方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达成最终的和平解决方案,那么加沙和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就有可能放弃独立建国的目标,改而要求以公民的身份在以色列拥有平等的选举权,对以色列的前途来说,这种状况将产生转折性的影响。
在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人口已经达到130万,若再加上加沙地带和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口,以色列作为犹太人国家的特性就将被削弱,犹太人对国家的控制权也将面临挑战。对以色列执政者来说,这将是一个可怕的现实。
当然,以色列绝不愿意放弃自己已经控制了几十年的巴勒斯坦领土,但在人口比例和土地面积不能形成安全的协调关系时,以色列就只能作出必要的调整。而从被占领土上局部撤出,就是调整的步骤之一。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