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处内陆的黑龙江炼油企业而言,“俄罗斯原油似乎是企业生存的唯一希望”
国际先驱导报驻哈尔滨记者王建威报道
俄罗斯今年出口至中国的石油预计供应量将下调30%,一些“饥肠辘辘”的中国石化企业已隐约体验到了“断炊”之痛。
运油车不超过10列
“据我所知,俄罗斯真正给中方运油的车不超过10列。原来‘换装’是把原油从俄方车上倒至中方车上,用中方列车发送至各地。这不会影响俄方车皮周转。但由于铁路‘换装’无法应对俄对华原油运送量不断加大的情况,双方开始‘换轮’,将俄方罐体吊至中方列车上运走”,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营销调运部副主任王晓旭介绍,“但是从‘换装’改成‘换轮’后,对华铁路运油占用了部分俄方车皮,反而加剧了俄方铁路运力的不足”。
据介绍,由于受铁路运输能力的制约,俄方原油集散地无法达到向满洲里口岸全年运送1000万吨原油的计划。王晓旭介绍,俄方列车目前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企业自备列车,另一部分为铁路列车。原来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的列车最多,几乎占口岸俄罗斯车皮总量的近80%,而现在有尤科斯标记的车皮只占1/3左右。其它车皮大多为俄方石油公司租用的“杂牌军”,这势必增加了俄方石油公司的运输成本。
企业生存的惟一希望
“如果俄方原油供应量下调至700万吨,对企业影响会较大。(我们公司)今年年初计划加工俄罗斯原油100万吨左右,而截至6月末企业仅完成42万吨,今年肯定是要‘掉’计划,”王晓旭说,“从目前满洲里原油到货量看,下半年恐怕连42万吨都完不成。”
据了解,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于2000年4月,在国内石化企业对俄罗斯原油普遍不认可的情况下,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吃螃蟹”(加工俄罗斯原油)的企业。目前该公司俄罗斯原油实际加工量位列黑龙江省之首。
据了解,俄罗斯原油占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年加工计划的33%:“100万吨俄油,200万吨大庆油”。而目前企业年加工能力是450万吨,目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由于总体资源不足,同类石化企业加工量无法达到饱和状态。大庆油田逐年减产,俄油无法保障,规模较小的炼厂只能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而‘加工量越小,生产成本越高’本身又是一对矛盾。企业只能考虑增加终端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化工产业链条。”王晓旭说。
“对于俄罗斯原油,像我们这样的内陆石化企业,不依靠也得依靠,”王晓旭颇感无奈地说,“大庆原油的逐年减产,意味着我们从大庆油田‘分羹’机会逐年减少,而中东原油成本又过高,将来俄罗斯原油似乎是企业生存的惟一希望。”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宋魁说:“如果俄方出口中国原油供应量下调30%,对中方石油加工企业会有一定影响,但只是暂时现象;就目前来看,俄罗斯远东地区原油运输成本较高,一些俄罗斯石油公司确实感觉得不偿失。”不过,宋魁也认为,“铁路运费过高等问题已给俄罗斯原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俄内部也在进行调整,从长期解决中俄两国石油运输问题着手,首选还是修建石油管道,以利于降低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