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免费 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5×2》 弗朗索瓦·奥宗导演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弗朗索瓦·奥宗(FrancoisOzon)一直被主流电影界视为具有颠覆意识的电影顽童。他硬要将格林童话里的《糖果屋》变成一个关于谋杀、情欲、权力的黑色电影;硬要将法斯宾德自己未公开的剧本《水滴落在炽热的岩石上》拍成一部残酷、伤感、荒谬、鲜艳,充满各种性向可能的作品。奥宗的电影热爱讨论性爱的伦理道德,但自己又说“没有道德和不道德的标准,一切都在标准之外!”但他去年却拍摄了一部非常主流的《5×2》,彻底消除了自我的颠覆风格和黑色气质,谈论起世间男女“一般性”的恋爱与婚姻来。所谓5,是5个感情片段:相爱、结婚、生子、裂痕、离异;所谓2,是2个人:男与女。就奥宗呈现的五个片段来说,我们也可以把这部电影称之为:关于婚姻的前世今生。
主人公是名为吉勒与玛丽的两个人,他们的身份被模糊,是世间男女的典型。他们相遇相爱、结婚生子、隔阂离异,这是一条普通不过的婚恋的“不归路”。但是奥宗偏将这5段戏反过来排列。分离在前,相遇在后。这是影片唯一意味深长的手法。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讲恋人脑海中的记忆是没有序列的,都是因时因地蓦然生出。但在《5×2》里,关于恋人的记忆显然是被强调排序的。它的开场是极为冗长的离婚律师宣读法律条款,枯燥无味但对作为当事人的主角来说相信是字字锥心;它的结束却是你能想象出来的最浪漫的景象:夕阳照着美丽的海边,海水一片金黄,两个相爱的人携手走向海洋深处。这是对婚姻和恋爱关系的一次强烈的对比。它以强烈对照的方式阐述了对恋爱和婚姻的关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想来想去没有更适合的话语。
就影片风格,奥宗自己说“我们从伯格曼开始,以勒路什收尾”。而婚礼部分,奥宗师法美国电影,至于他们的邂逅,则顺着侯麦的《夏》(侯麦的《四季》之二)的脉络拍摄。加上每一节都加入一首意大利经典情歌做结语,那种哀伤的浪漫气息弥漫着整部电影。在叙事上,倒叙本身产生一种悬念的力量——他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或许已婚观众会代入地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5×2》选择的片断都极为生活化,也因此留下无数戏剧和心理上的空白与疑问。比如新婚之夜,玛丽为何在吉勒烂醉熟睡后,在外面徘徊,进而和人发生一夜情;比如产子之日,吉勒为何在医院外的车里坐着,始终不能进产房看望妻子;等等。粗粗看去似一头雾水,细细想来想必心乱如麻。
如果体味这些电影留下的空白与疑问,恰好构成了故事最核心的地方——关于感情,我们都有无法公开的空间。正是这些未知的空间,让每出看起来相像的爱情实际上并不那么一样,不论他们是幸还是不幸。(卫西谛)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