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杰出的艺术家们所使用的“新式武器”令人相信,在这个时代,数码科技在摄影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者们获得更多灵感。
撰稿/钱亦蕉(记者) 苏程远
由王小慧艺术工作场主办的“和谐的魅力”创意摄影大赛在经过两个月的征集之后落下帷幕,来自英、美、德、意等国的6位国际专家评委从中评选出了10名优胜者,他们将由巴斯夫公司资助访问德国,同国际摄影大师进行交流。
记者采访了评委之一,纽约当代美术馆(MOMA)摄影与影像艺术部的主策展人巴巴拉·伦敦(Barbara London),请她谈谈对于世界摄影潮流和中国摄影现状的看法。
倾听作品的“心声”
《新民周刊》:这次大赛提出“创意摄影”,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创意的?
巴巴拉·伦敦:我认为创意强调的是“个人的声音”,也就是原创。在评选过程中,我们并不希望看到太多类似的作品,也不希望看到选手们随波逐流,让一个原本的创意变成全民化。我们期待的是,选手们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来记录历史,或是一个尤其特殊和有意义的瞬间,有着摄影者自己内心诠释的作品才可称之为有创意的作品。当然,作为纽约当代美术馆的艺术主策展人,我对那些当今杰出的艺术家们所使用一些“新式武器”也非常感兴趣,不能否认,在这个时代,数码科技在摄影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者们获得更多灵感。
《新民周刊》:数码技术的流行使得摄影的“真实性”在降低,摄影不再是真实瞬间的再现,而成了摄影师观念的表达。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对于传统摄影和运用技术手段的摄影,您更欣赏哪一种?
巴巴拉·伦敦:我完全不排斥那些经过加工后的作品,事实上,我觉得“真实性”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不同,每个人也可以构造他自己的想法,艺术家们也可以利用一切可能进行创作。现在,数码科技已成为摄影的一部分,但它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并不是摄影的主体。不管使用什么技术,机器,在评价作品时,我始终看重这幅摄影作品中有没有体现出摄影者所想表达的思想。对于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我都是一样的喜欢。
《新民周刊》:您如何看待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表演艺术对摄影带来的影响?
巴巴拉·伦敦:现代艺术的领域非常宽阔,有很多艺术家们会在摄影展馆里采用一些特殊的形式和活动,比如在摄影展里举行一些和主题有关的动态的“现场秀”活动等等。然而,无论摄影者采用何种方式来烘托摄影作品,无论他用的是传统相机或是数码相机,无论他对照片作了怎样的技术处理或加工,我始终关注作品本身,而不是那些辅助的过程。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也看到了一部分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但这只是属于摄影的一部分,我们只是注重摄影这块,实际上,中国的确有许多摄影家在研究摄影的同时也尝试着涉足其他的艺术领域。
一些作品让我感动
《新民周刊》:通过观看、评选中国参赛者们寄来的众多作品,您是否可以比较一下中国摄影和世界最前沿的摄影潮流之间的不同或差距?
巴巴拉·伦敦:首先,能有机会来参加这次评选活动让我觉得非常兴奋,这120幅获得入围资格的作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作品非常有水准,甚至和一些优秀的国际年轻艺术家们的水平不相上下,这些好作品很有可能获得被送去纽约当代美术馆进行展出的机会,而我也会向我的同事们和其他人极力推荐这些非常精彩的摄影作品。
《新民周刊》:有没有给您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作品呢?可以给我们描述一下么?
巴巴拉·伦敦:这120幅入围作品无疑都是十分优秀的,而最让我高兴的是我们在其中发现了最有特色的三幅作品,而这三幅作品也就是本次摄影比赛的前三名获奖作品。
第一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一间小而拥挤的房间,房间里交织着那种滑稽而又诡异的黄绿色,墙上有两个小洞。而令人感到有些恐惧的是,小小的房间里却有着数以百计的飞鸟。这幅作品很容易引起我对它的关注,我很想知道作者通过这张照片要表达什么东西,是人与鸟的关系?还是鸟和狭小的空间?或是把人比喻为鸟?这幅摄影作品让人回味无穷,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件作品叫《女朋友》,由两张照片组成,虽然作品显得有些传统却还是非常吸引我。左边的那张照片上有四位站着的老妇人,从照片中我可以感受到她们身上所特有的,属于她们那个时代的印记,比如小脚。而右边的那张照片上则是四位年轻时髦的女士,她们是酒吧里的脱衣舞女。这样两张照片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对比——老人们和新一代的年轻人之间的变化和距离。
第三件摄影作品是这三件作品中最优秀的,由六张连续的照片组成,更具有故事性,讲述了一个“我父母的爱情故事”。摄影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记录了从“父亲母亲”的第一次相遇,到相爱过程中的重要镜头,这组作品和历史背景紧紧相连,比如其中一张是他们拿着“红宝书”在毛主席像前宣誓,很好地反映出了特定时代的特征,而这组照片也给人以壁画般的感觉,无论从摄影技术还是故事情节来讲都是非常突出的。
还有一幅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照片生动地展现了寒冷的冬日景色,却又有鸟儿啄食樱桃树果实这样的勃勃生机。
对中国摄影家的印象
《新民周刊》:现在许多中国年轻的艺术家们生活在一个和他们长辈所完全不同的新的环境,对艺术作品也有自己全新的理解,您如何看待和定义中国的年轻摄影艺术家们?您觉得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么?
巴巴拉·伦敦:我还没有想过要去“定义”他们,要定义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年轻人更喜欢接受挑战,有叛逆的思想,总是和他们的父母或者老师“作对”。这些性格和行为也表现在他们对摄影的态度上,他们很容易接受新的理念,喜欢尝试和借助各种摄影工具,或是发生一些其他相关的变化。我觉得这些年轻人对于艺术的激情是非常可贵的,许多国家的年轻人都有这种激情,无论在德国,法国,伦敦还是上海,我都可以看到这种年轻人对于艺术的热爱。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我觉得就是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所以各国的年轻艺术家们所挖掘出来的深层次的东西会有所不同,有着各自国家的文化特色。我已经有四五年没有来上海了,这次作为评委来访我很高兴也有许多收获,因为我既看到了非常棒的摄影作品也了解到了年轻一代艺术家们的想法。
《新民周刊》:在中国来讲,摄影通常是以单纯的记录写实为主,从艺术性讲就弱了一点,但现在这种现象也在悄悄转变,您如何看待这种摄影从纯粹写实到艺术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您认为摄影所体现出来的人们的内心情感有所减少么?
巴巴拉·伦敦:任何艺术形式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也经历着从浅到深的转变,就像画一样,刚开始画画也是以纪实为主,慢慢地才转为一种艺术形式。摄影也一样,刚开始摄影只是被看作一种记录真实事件的手段,但现在这种观念也在转变,让我高兴的是,这个转变的过程快了许多。对于中国摄影来讲,我觉得现在正处于一个蜕变、成长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有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摄影人把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于照片之中,可以通过对于照片所显示出来的情感和作者个性,也有越来越多发人深思的摄影作品出现,需要欣赏的人慢慢去探究。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