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流传着一个段子:“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被指忽略了性别角色的女博士,在两性的婚恋问题上处境尴尬。日前,一本新书《我是女博 我嫁谁》上市并在网站连载。该书的作者正是一名女博士。记者对话该书作者彩云雨田,发现她希望借出书这一方式,为自己和身边的女博们正名。
不是女人 错
女博乐于学做女人
传统观念:女人费尽辛苦读到博士,往往会更加重视自己的事业、个人发展,对于家庭婚姻中的女人角色往往比较漠视。
女博正名:其实女博士首要的还是当女人。比如我们女博士们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还是男朋友之类的。中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教女人怎么当女人,多数女人都是通过社会学会的,女博士的生活里面缺了这一环。可是,只要有人肯教、会教,女博士绝对比女人还女人,她们有学习需要的智力和心态。中国的优秀女性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女博士不过是个典型罢了。
记者调查:去做美容、去逛街、去聚会,记者发现高校中的女博士生活和普通的女孩子其实差别并不大。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女博士抱怨,我们最怕别人说我们没有女人味,什么“第三种人”的说法太过分了。她说,班上的两名女生正在学习瑜伽。
只嫁男博 错
女博嫁的不是学历
传统观念:女博士非常重视自己另一半的学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女博士是不会嫁给比自己学历低的人的。
女博正名:再优秀的女性还是渴望爱情的。但是,多数男人因为尊严很难接受自己学历不如配偶,优秀女性的择偶圈因此变窄了。比如别人给我们介绍的对象,多数都是同样学历的。
记者调查:记者发现很多女博士都嫁给了学历更低的男性,而自己毫不在意,并认为自己很幸福。一个生物学女博士嫁给了一个学历比她低的商人。商人表示,我娶她就是因为她是女博士。我喜欢有知识、有思想的女人。这段婚姻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强烈反对,女博士坦然说:“我要嫁给的是这个人,不是他的学历。”
不去相亲 错
女博的红娘是师母
传统观念:知识分子女性往往更为矜持。年龄偏大的女博士往往比较清高,不会接受比较俗气的相亲征婚等。
女博正名:其实女博士特别为自己的婚姻大事着急。我身边的单身博士同学,都很热衷于相亲。比如通过BBS征婚,或者熟人朋友介绍对象。而且,有很多导师,特别是热心的师母忙着给我们女博介绍对象。我认识有的女生,每周都有相亲安排。”
记者调查:记者在一些知名大学的BBS上发现,很多女博士都在上面发征婚帖,有的女博士还大胆地贴出自己的照片。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在读女博士说,现在有一些学校的女博士正在搞博士联谊会,为把自己嫁出去而努力。
拒绝爱情 错
女博对爱情更执著
传统观念:年龄大的女性对婚姻要求更迫切,对年轻人信奉的“爱情”往往不太在乎。理性的女博士结婚,更看重男人的条件。
女博正名:事实上恰恰相反。女孩子天生就是为情而活的,读了这么多年书,上到了博士的女孩子,其实都特别单纯,也往往更加不现实。所以,他们对于爱情往往要求得更多、更坚持。比如我的好朋友、29岁的女博士,她选择男朋友最大的要求就是“真正爱我”。
记者调查:研究女博士婚恋问题的知情人士说,女博士所面临的问题倒并不在于担心没人追嫁不出去,关键是在于她们自己会爱上谁、想要找个怎样的男人,以既可以达到感情心灵的和谐相通又适合一起生活过日子。现阶段女博的人数相对还并不多,未婚的就更少,但社会上男女比例又失调,所以,女博士找对象就像她们找工作一样,并不是没有单位愿意要,而是她们要在众多单位中挑一个自己最合适、最满意、最称心的。
炫耀学历 错
女博常藏博士头衔
传统观念:博士学历高高在上,女博士往往会故意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博士”还是可以在很多地方有些便利的。
女博正名:我们绝对不会主动说自己是博士。因为如果对方不知道我是博士,会注意我这个人;而当知道我是博士时,往往注意的就是我的博士头衔了。很多人就会拿文凭说事,比如我做一些普通女孩都做的事情,化妆,K歌,有人就会大惊小怪,女博士还会唱歌!
记者调查:记者在水木清华BBS上看见一则女博征婚帖:“mm目前博士二年级,27岁,158cm,聪明漂亮型,喜欢旅游,非常自信,会做饭,很多吃过的人都说非常好吃。真诚,坦率,大度,尊敬老人,活泼开朗,比较独立,有自己的主见,曾毕业于北大。希望你不会计较mm的博士学历……”按照说,这个女孩应该是“条件”非常高的了,但号称“自信”的她却不自信地提出“不要计较我的博士学历”。
●记者手记
说女博 看过再说
《我是女博 我嫁谁》这本书正在新浪连载,记者发现,截至昨晚,留言已有1000多条了。
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该书的作者,这位笔名为“彩云雨田”的女博士不肯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她说,“大家都在说女博士,可是见过或者了解过的并不多。你连女博士都没见过过几个,就说女博士怎样怎样,多可笑!我希望能反映出女博士真正的面貌。”
社会上诸多的不解与偏见,为女博士的婚恋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女博士自身的单纯和对爱情的坚持,或许也是她们婚恋问题中的障碍。但这种障碍,并不是像传说中的“第三种人”那么大。女博士的努力和时代的进步,渐渐地在缩小着女博们与社会的距离。
女博士群体中,当然有个别“恐龙”,有个别“书呆子”。但对于整个群体的婚姻定义、婚姻分析,从某一个人推断显然不妥,凭空而论更加不妥。
说女博士,看过再说!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代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