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八月二十一日电 借助一张覆盖高空、中空、地面的立体气象观测网,五年后,上海的天气预报将具体到每个区县,消除“局部地区”、“有时有阵雨或雷雨”等模糊字眼。据悉,今年起,上海将建立特大型城市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
近日“麦莎”台风的预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测设备的优化和气象科研的进步。“麦莎”过后,上海有关部门也发现了现有气象监测预报系统中的一些“盲点”。上海的权威媒体称,上海特大型城市气象综合观测体系项目启动后,将横向延伸与纵向延伸相结合,进行立体布阵,逐个消除“盲点”,使天气预报进一步精细化。
周边地区天气状况会影响到上海,因此本市监测的“触角”需要延伸到更远。二○○二年,上海建立了国内首个GPS综合应用网,迄今为止已有十四个基准站,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其中最远的建在安徽。此外,上海还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雷电监测设备———闪电定位仪,实时监测的定位精度可达五百米,目前最远的闪电定位仪建在浙江海盐。
为了弥补海上资料的缺少,上海的监测网络还将通过探测船等高科技设备向东海延伸。作为上海高空监测阵仗中的主力——多普勒天气雷达,现有一台设在上海东部沿海地区,计划在城市西部再增设一台。
目前,上海已有自动气象站六十多个,自动雨量站一百多个,但多分布在郊区。未来五年,气象部门将加大上述设备的布点密度,提高市中心的监测能力,并将对洋山深水港、世博园区、F1赛车场等特殊区域“开小灶”,加强重要区域精细化的气象监测,争取在“十一五”期间,上海气象预报可以具体到每个区县。
将建立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还将加强对大气成分的观测和分析。新的观测体系中已计划加入针对臭氧浓度的监测,提醒市民预防臭氧浓度过高对身体的危害。
上海还将建设应急响应的气象监测系统。现在已有一辆“追风车”,并在多次台风报道中发挥作用。据透露,上海正计划筹建一个移动的探空监测系统,以应对突发事件或重要活动、重要天气状况发生时的针对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