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八月二十一日电 题:探寻犹太人在上海的“诺亚方舟”
中新社记者孙璐
六十多年前,当大多数犹太人正在纳粹集中营里遭遇深重灾难时,另一些犹太人却在遥远的东方找到一处最温暖、最宽容的地方,一艘惊涛骇浪中的“诺亚方舟”。
这就是上海。在那个纷乱的年代里,上海敞开胸怀接纳了蜂拥而至的近三万欧洲犹太难民。
平淡安宁的生活
记者的寻访,从一条窄窄的小街开始。
这里是虹口区舟山路一带。当年,犹太难民如流水般涌到上海,上岸后大多选择在此栖身,因为这里地处公共租界和华界的交叉地带,物价低廉,房租便宜。
今日的这条舟山路,阳光明媚。路旁仍留存着许多犹太风格的建筑,一幢幢红砖尖顶织就历史的记忆。眼前这位老婆婆正在悠闲地晒被子。
“阿婆,你这儿以前住过犹太人吗?”记者上前问。
老人手一指,“交关(沪语:许多),就住我楼上。”
“伊拉(沪语:他们)人老好的呀,讲不来他们的话,他们还教我哩……”在老人的回忆中,记者仿佛看到了半个多世纪前,这些犹太难民们在这片陌生的东方土地上过着的平淡而安宁的日子。
“摩西会堂”的历史
长阳路六十二号是一幢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却经常有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进进出出。这里就是“摩西会堂”——六十多年前犹太难民聚居祈祷的场所,如今的“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
上午九点,八十四岁高龄的讲解员王发良准时推开了位于纪念馆的大门,每天他都会在这里,向天南地北的参观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操着流利的英语,王老先生向记者讲起了那已逝去六十多年的难忘故事:二战期间,中、东欧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迫害,纷纷逃离家园。当时,几乎所有国家都因各种缘故不能或不敢接纳犹太难民,唯独上海向犹太难民敞开胸怀。上海各界人士和侨居上海的外籍人士专门成立了“救援委员会”。一些原在虹口居住的“老上海”,不仅腾出房间安置犹太难民,还把自己的生活用具借给他们使用……
“我当时还小,只记得家人邻居常说,虽然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可大家都不容易,能帮忙时一定得帮……”王发良说。
“小维也纳”的今昔
记者随后来到了霍山路一带。街道两侧,底楼的房子暗暗的,穿着碎花衣衫的阿婆坐着往外看,脸上的表情慈祥而平淡。门口挂着鲜绿色的床单,翠绿翠绿,都快滴出菜汁的颜色,轻轻地扫过暗红的砖墙墙面。
不经询问,记者不会想到这里就是当年著名的“小维也纳”、上海滩赫赫有名的社区商业中心。今年七十多岁的罗阿伯向记者回忆到,当年犹太人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经营、管理才能,在这里开设了面包房、饮料铺、百货店、咖啡馆,兴办学校、诊所甚至舞厅,把这一带变成了上海繁荣一时的商业中心,时称“小维也纳”。
而今天的霍山路上,最常见的情形是,上海老人们穿着雪白的大汗衫,摇着大芭蕉扇,下棋、打牌,或聊天,打发漫长的午后时光。六十多年转眼过去了,战争也早成历史,如今这里的生活充满了自在、闲适、和平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