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网-当代生活报讯(记者徐哲 实习生刘艺)根椐卫生部的调查资料,我国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地氟病”)患者超过4000万人。8月22日,记者在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广西有9个市的15个县(市、区)有不同程度的氟中毒流行,受氟中毒威胁的人口有50万,已确诊氟骨症病人近1万人。卫生部门已采取措施积极防治。
15个县(市、区)流行氟中毒
据介绍,广西地氟病于1985年在罗城、合山、贺州被首次发现。从1989年开始,广西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摸底调查,又确认岑溪、钟山、合浦、博白、浦北、钦州、恭城、融水、资源、灵山、平乐等市县也是氟中毒病区。
据2004年统计,地氟病分布在广西9个市的15个县(市、区),638个自然村屯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有氟斑牙患者近12万人,病区受威胁人口50多万,确诊氟骨症病人近1万人。
自治区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的韩副科长称,广西氟中毒的发病情况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属轻中度水平。
三大原因导致氟中毒
自治区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科的韩副科长告诉记者,在广西导致氟中毒的途径一是燃煤污染,二是饮用水中氟含量超标,三是部分地区居民饮用的打油茶中氟含量超标。其中,饮用水氟含量超标是氟中毒的主要原因。
经调查,饮水型氟病区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北及沿海地区等11个县(市),人口10万余人;燃煤污染型主要分布在产煤的地区,我区各产煤区煤中的氟含量均很高,但仅在罗城、合山存在氟中毒流行,究其主要原因与病区居民生活用煤固有的不良习惯有关——病区居民多年来使用敞灶做饭、取暖,燃煤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氟化物造成空气和食物污染,所以才导致了地方性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为融水县,该县杆洞乡的饮用水及主副食品氟含量均不高,但居民氟斑牙患病率为41%。经测定当地居民饮用的“打油茶”氟含量严重超标。
广西积极防治氟中毒
在摸清广西氟中毒的主要地区和原因后,1993年始,自治区卫生部门多次邀请水利、农业、地矿部门参加全区地氟病防治工作年会,一同商讨制订和实施改水改灶工作,落实改水改灶资金。
1993年以来对重病区的岑溪市大业镇、钟山县珊瑚镇、钦州、贺州等,由国家投资75万元,加上集体、个人集资80万元,铺设主管道20多公里,建设供水工程43处,建立了2座自来水厂,打简易低氟井46口,有2.2万人受益;罗城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型炉灶的改灶工作,完成了6000多个炉灶的改良;合山病区有关部门投资数百万元扩建了自来水厂,同时加强居民用煤管理和监督,积极筹备建立煤气供应站,推广使用煤气,有5万多人受益。经多年监测,当地居民尿氟、空气氟含量均大幅度下降至国家标准之下。
新闻链接
生活中如何防治氟中病
地氟病是由于长期摄入或吸入过量的氟元素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中毒疾病。病变主要表现在牙齿和骨骼上,即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的主要表现为釉质的白垩、着色、缺损样改变以及严重的磨损等。氟骨症主要表现为腰腿及全身性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骨骼变形,甚至引起瘫痪。
氟中毒只能预防无法治愈。针对我区氟中毒病区的类型为燃煤污染型、饮水型和饮茶型三种,专家建议,地处饮水型氟中毒地区的群众要了解氟中毒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政府打造简易低氟水井,或建立自来水公司引进理化技术进行降氟改水;地处燃煤污染区的群众,要抛弃使用无排烟道土炉灶的旧习俗,使用有排烟道的炉灶;而少数饮茶型氟中毒地区,由于氟中毒多发生在贫困营养条件较差的人群,专家建议,可吃一些促进机体内氟排出的食物,如含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的食物,还有甘草。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