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 技艺真高妙
提起李书春,没几个人熟识,但一提“烙铁李”,在业内却是远近闻名。他的工作室就是锅炉房,工具是火炉加烙铁,一堆堆的废报纸搬进去,出来的却是变幻无穷、惟妙惟肖的塑像。
看到李书春时,首先引人注意的就是他粗糙的大手,因为他时常要用一些彩色的胶状物品,所以他的手也是五颜六色的。他谈话时更多讲述的是作品,耐心而又严肃地向弟子们讲授技艺。从他的衣着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不修边幅,一心搞创作的老艺术家。他的作品如泥塑那样浑厚淳朴、石雕那般坚韧挺拔,像木雕那样细腻生动、像瓷塑那般洁净风趣。
“烙铁李”的纸塑艺术源于民间,是民间扎彩艺术的一种。扎彩艺术在过去的年代里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村村都有扎彩艺人,比如用扎彩的方式塑造鬼神、牛马。
●遇到老艺人 拜师得真传
李书春的艺术生涯始于1963年,那时我国著名扎彩老艺人芦彦芳在省吉剧团里做舞台美术工作,在《桃李梅》一剧中,他做了一面镜子,镜子架上镶嵌着一位仕女,底座上有一只跪着的大象,而这些都是纸塑完成的。李书春看到后大开眼界,爱好艺术的他下定决心,不管吃多少苦,也要学到这门技艺。而芦老师更是倾囊相授,由于李书春勤奋好学,半年的时间里他就掌握了这门艺术,从此,冬三九夏三伏,他顶着严寒冒着酷暑,猫在锅炉房里挥汗如雨,让技术精益求精。
1964年,全国都在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大家都到农村去,李书春也到通化县三棵树村搞社教,当时要忆苦思甜,李书春做了两组纸塑塑像,一组是地主勾结伪警察,另一组是地主与老婆请“四不清”的干部吃饭。其中第二组塑像是一比一大小的,桌上的浇汁鱼、猪肘子、干炸丸子等菜非常逼真,让村民们大开眼界。社教不久后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李书春没有参加运动,而是一头扎到单位的锅炉房里搞创作,在手法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推广遇阻力 继续练“内功”
技艺学成了,但当时,纸塑受到不少内行人的歧视,“这旁门左道还能登上大雅之堂?”那是在“文革”时期,省里举办了泥塑样板戏展览会并建立刘英俊展览馆,李书春参加了造型工作,没想到他的纸塑不能上手,只有一旁瞧的分儿。恰巧这时,他们在泥塑刘英俊勒马形象时,发现塑像干裂不能成形,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有人想到了“烙铁李”的纸塑,同意让他试一试,万没想到,纸塑顺利完成了这个形象,既轻便又牢固。
虽然有了一展风采的机会,但是这门艺术还是不被多数人认可。“烙铁李”一头扎进锅炉房,不断试验和创造,又陆续创造了样板戏《白毛女与大春》的芭蕾舞舞蹈形象、《矿工》头像和《喜悦》等作品,他相信终有那么一天,纸塑会走出黑暗的锅炉房。
努力得回报 声名与日隆
正是执著的坚持,几十年过后,“烙铁李”的纸塑被越来越多的人熟识和认可。由于他的作品形象逼真,质坚体轻,很多人慕名而来,这其中不乏知名大公司的老板。
2000年,西门子公司总裁保罗请“烙铁李”在家中一根5米高、4米宽的梁上用纸塑做了一条龙盘柱装饰家居,作品完成后,保罗怀疑它的牢固程度,“烙铁李”举起大锤砸向纸塑的龙纹,结果被保罗制止了。后来,李书春又给奥迪公司总裁塑了一条长6米,宽1.5米的浮雕行龙,这件作品被他邮回了德国的家,如获至宝,挂在客厅里,拍成照片寄给“烙铁李”。这让“烙铁李”比什么都高兴,他说,作为中国人,有种自豪感……
至今仍清贫 授徒传业忙
如今,“烙铁李”70多岁了,他痴迷了一辈子纸塑,为此吃了很多苦。纸塑没有给他带来优越的生活,他至今没有一间工作室。采访中,记者高兴地看到,这门隐藏在拥挤居民区里的艺术,已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慕名学艺……(本报记者 王瑾)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