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无间道》中,梁朝伟扮演的卧底特工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近日,美国上演了真人版《无间道》。8月22日,美司法部与国土安全部宣布,当局在耗时5年的卧底行动之后,一举破获一个跨国走私及洗钱集团。美国媒体称,这是美国历史上破获的最大一宗走私假钞案。
没吃成婚宴反进了警局
几个月前,一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走私和造假头目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金字喜帖。这是他们的两个美国“同伙”发来的,这对在集团内颇受欢迎的“情侣”决定于8月21日下午2时在美国大西洋城举行盛大的“婚礼”。这对好客的“新人”还在喜帖上详细说明,婚宴将在新泽西海岸一艘名为“皇家魅力”号的游艇上举行,他们将为来宾提供免费食宿和接送服务。
这等好事当然不能错过,更何况帮派成员可以借此好好地聚一下,几十个集团的头目纷纷从各地飞往大西洋城。他们穿着非常体面,怀里还揣着数目不菲的礼金,有人还带来了一对劳力士总统金表做新婚贺礼。头目们陆续到达当地的一家饭店后,“新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这本该是非常喜庆的一天,然而,结局却出人意料。
这些身份特殊的客人们一边坐上“新人”包租的开往所谓“皇家魅力”号游艇的车,一边忙着彼此寒暄,殊不知这辆车的目的地不是游艇,而是警局。当汽车停下,他们面对全副武装的警察包围时,脸上惊骇的表情可想而知。但此时,他们已经插翅难飞了。
与此同时,美国警方在芝加哥、洛杉矶、拉斯韦加斯、辛辛那提、巴尔的摩和费城等10个城市展开突击行动,加拿大皇家骑警也在数个加拿大城市行动,共逮捕了59人,其中42人是在前往新泽西海岸参加婚宴的途中被抓的。
据新泽西警方透露,被捕的犯罪集团头目,包括来自中国的43岁的许程明(音)、58岁的杨德忠(音),十几个非法移民以及一批已经加入美籍的华裔移民。22日,被捕的十几名非法移民在新泽西州肯登市出庭,他们身上还穿着参加婚礼的衣服。当地人笑称,从来没见过嫌犯穿得这么整齐体面的。
卧底特工假扮“新人”
联邦调查局一直不肯透露扮演“新人”的卧底探员的真实身份。据美联社等媒体报道,男探员化名“卡瓦里奇”,他自称有走私货物进美国的关系网,女探员是他的“助手”兼“女友”。
1999年11月,他们假扮黑手党毒贩,与目前落网的集团成员廖长山(音)在亚特兰大进行了首次接触。之后的两年时间,他们多次帮犯罪集团牵线搭桥,取得了黑帮成员的信任。自2002年6月起,他们组织安排多起假烟、毒品和假钞走私活动,把假货和毒品藏在集装箱里,运到南加州长滩岛、洛杉矶和纽瓦克的港口。
为搜集这个跨国犯罪集团的证据,他们甚至亲赴泰国,与犯罪集团头目见面。由于胆大心细,表现出色,他们大获集团高层的信任。就连犯罪集团内一些打算另起炉灶的家伙也秘密与他们会晤,为单飞以后的交易铺路。
看到时机日渐成熟,联邦调查局决定采取行动,将犯罪集团的成员一网打尽。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人分散在世界各地,而且生性狡猾,有跟警方“斗争”的丰富经验。多亏机智的探员想出了举行假婚礼的妙计,他们计划筹办游艇豪华“婚礼”,让疑犯赴宴时插翅难飞。
据检察官克里斯蒂透露,这次“婚礼”筹划了7个月时间,警方考虑到了一切细节,“新人”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客人被警方拘捕后,仍未发现落入了陷阱,还在询问“婚礼”是否仍然按原定计划进行。当探员告诉他们“婚礼”已经被取消时,有人甚至还在为“新人”担心。
秘密调查开展好几年
对于这个跨国犯罪集团的调查开始于几年前联邦调查局大西洋城分部发现的一起假烟案,后来抽丝剥茧,越查越多。于是,美国司法部门分别在美国东部和西部展开代号为“皇家魅力”和“烟龙”的秘密调查。这两项行动既统一指挥,又相对独立,并前所未有地动员了联邦调查局、特勤局、移民局、海关、国土安全部、加拿大皇家骑警、美国邮政署及地方警力通力配合。
“皇家魅力”行动历时5年多,涉及十几个城市。该行动共查出440万美元的假美钞,还发现该集团涉嫌走私火箭和导弹发射器、无声手枪、半自动步枪等武器,还有假万宝路香烟、毒品安非他命、假“伟哥”、假邮票、假牛仔裤、假美国护照及仿冒的手提袋、手表等。
“烟龙”行动在洛杉矶地区经过了3年多的调查,查出100多万美元的假美钞,价值4200万美元的假烟,还有毒品和假“伟哥”。司法部刑事局高官瑞切特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是美国历史上发现的最大的伪钞案,“不过伪钞并未大量流入美国市场,而是在国际市场流通”。
美国联邦执法官员22日表示,政府将起诉87名涉嫌走私假钞、毒品和香烟进入美国的亚洲人和美国人。联邦官员没有透露本案牵涉到哪些国家,只说伪造的香烟是在中国大陆制造的。从起诉书中所列的嫌犯姓名来看,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及东南亚的华人。
洛杉矶地区联邦检察长杨黄金玉表示,针对来自亚洲的仿冒与走私产品,联邦执法部门将继续动用人力、物力进行打击,绝不手软。这件事在美国的华人圈中造成不小的影响。但一些正经做生意的人表示,这对他们今后与国内的生意不会有什么影响,“受冲击的只是少数从事不法活动的人”。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26日 第五版)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逍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