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琳
时隔3年,我省再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20名副厅级领导干部的消息22日经媒体刊出后,引起强烈反响。细心人发现,此次公选较前4次有很大不同:“后备干部”、“群众公认”,两个硬杠子提高了入选门槛;8个测试考核步骤、8种不同测试方法,使公选不再是考死记硬背、考演讲水平,而是考能力、考素质、考知识、考资格。
这次公选是我省对公选方式的一次全面、大胆的改革,特别是将日常干部选拔制度、后备干部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干部考核制度有机结合,构建起的全新“8+3”公开选拔方法体系,将打破单一的笔试、面试加考察的做法,确保遴选出群众认可度高、能力素质高、品德素质高的“三高干部”。据悉,这种公选干部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次。
“8+3”落实群众公认原则
“8+3”是一整套公选工作的步骤、方法、程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测评方法和权重设计体系。“8”指8个测试考核步骤、8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即报名推荐参选的干部必须经过基础知识初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演讲、视听传达、现场问答、心理素质测试、培训结业测试等8轮综合测试考核。“3”是指在整个公选程序上,设置了公选对象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线性分析、组织全面考察3个环节,确保人选的群众公认。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公选办副主任戴允康说,传统公选干部方法只重知识和部分能力测试,不重全面能力测试,不重群众公认,一定程度上导致“高分低能”、“会考不好用”的现象。加之程序复杂、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问题,影响了这项制度的全面推广。
据介绍,我省这次提高公选标准,提出“群众公认,符合市厅级干部任用条件的正县级干部”或“近期能进班子的市厅级后备干部”的硬条件,有利于实现公开选拔与选拔后备干部有机结合,确保“好中选优”的目标,这样既能选拔20名干部,还能发现一批、储备一批优秀领导人才。
四结合排除
“应试型”干部
“8+3”还突破性地实现了4个相结合。
群众公认与竞争择优相结合。通过民主推荐产生公选对象,对综合测试考核的胜出者再进行民主测评及结果线性分析,形成“民意—综合测试考核—民意”的模式,防止和克服了“一考遮百丑”。
集中培训与考试测试相结合。这是“8+3”最重要的一环,把通过基本知识初试的公选对象集中起来培训,不但为综合测试考核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而且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传统考试与现代考核相结合。形式上,不仅有传统的面试、笔试,还有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人机对话测评方式;手段上,创新设置了模拟演讲、视听传达、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内容,有利于排除“应试型”干部,克服“高分低能”现象。
个人选择倾向与组织合理配置相结合。公选一改过去“先定职位、后定人选”的做法为“先定人选、后定职位”,做到人岗相适、才职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