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最需要解决的是平等竞争的问题,是反特权的问题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8月21日,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公布之后,社会有各种评论,其中批评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垄断程度和国有程度上——500强中垄断行业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占了绝大部分,而“500强”的营业收入更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86%。到底应当如何评价我国的企业结构,我想还需从另一些角度思考问题。
虽经20多年的改革,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仍未改变,故大的国有企业仍是我国经济的主干,这是我国经济的特点,也是国家的特点。
企业组织不仅是生产的组织,更是资产和财富的组织。大企业不仅意味着生产规模大,也意味着资产规模大。我国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不同之处在于,一些大企业都归国家所有,公有制形式是我国企业500强的另一个特点。
如何看待我国500强既大又公有的特点,是否能一味按其他国家的标准来衡量?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企业公有制这一特点,公有制的实质是全民所有,而非个人所有,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结果。中国不能一味地追求企业民营化、市场化等方法来解决垄断问题。关键要看哪一种企业对中国社会总体利益的贡献大。
如果那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将自己的经营所得(包括垄断利润)最终奉还给了社会,那么这种企业还是一种有利于中国社会整体利益的企业。如果某些大型国有企业将自己的利润所得更多地留给了“小圈子”,那么,这种垄断便是损害总体经济利益的垄断。
因此,不能笼统地批判垄断,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带有垄断性质,但其垄断利润并未留在企业内,而是被国家拿走,用于社会其他事业。今天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垄断利润可能会被利益群体瓜分,因此也招来较多的社会批评。
总起来看,我国的企业结构反映的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一种秩序。各个社会经济集团以各种财富拥有形式而存在着。认识我国的企业结构必须要深刻了解我国的社会结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企业经济组织。
当前我国最需要解决的是平等竞争的问题,是反特权的问题。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重要的不是垄断,不是国有私有,而是一种公平制度的建立和公平理念的普及。没有这样一种观念意识和制度约束,无论何种企业形式,都会产生各种问题。我国下一步改革最需要注意的是约束大的利益集团,防止某些垄断集团过多地攫取社会经济利益。因此,建立一种利益和力量制衡机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