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60周年,当中国、朝鲜和韩国纷纷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时,作为日本侵略受害国之一的菲律宾,政府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发表讲话,保持着奇怪的缄默。
■《环球》杂志驻马尼拉记者/吴强
在马尼拉以南100公里左右的内湖省洛斯巴尼奥斯镇附近,有一座神秘的日本小型神庙。所谓的神庙,实际上是一座墓冢,掩埋的是当年日军侵略菲律宾的总司令、号称“东南亚之虎”的山下智结城大将。
今天,这座墓冢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每年都由日本人出钱修理维护,地方政府也在周围修了一个围栏,以防“淘金者”进入。有传言说,当年败退的日军把在东南亚抢劫的金银财宝和文物都藏在墓冢的附近。
“只有在菲律宾才这样”
菲律宾是二战太平洋战争的主战场,日军在这里犯下了种种暴行,死亡人口达到110万,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但是在今天的菲律宾,有关当年那场战争的记忆似乎已经非常遥远。
菲律宾大学历史系主任里卡多—何塞教授在评论菲律宾对日本侵略的态度时说:“菲律宾人对历史的记忆十分短暂。”菲律宾人也喜欢自我嘲讽地说:“只有在菲律宾才这样。”这句话虽短,但是包含了许多寓意。
其实,在马尼拉,记载日军暴行的历史遗迹并不少见,西班牙王城的圣地亚哥城堡就有关押俘虏的地牢,里边有仿真当年日军残酷虐待盟军俘虏的蜡像,但是地牢现在很少对外人开放。马尼拉以外的地方战争遗迹则更多,最近美国拍摄的电影《大袭击》,就是取材于新恰诗夏省的俘虏集中营曾经发生的真实故事。
日军在菲律宾犯下的最大暴行是1945年2月在被迫放弃马尼拉之前对这座“东方珍珠”有计划的屠杀。连续几个星期,日军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使马尼拉尸骨遍地,10万人丧命。盟军进入城区的时候,见到的是一个人间地狱。
时过60年,在马尼拉仍然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座曾经蒙受战争创伤的城市。
菲律宾大学社会和人类学教授陈万杰在一篇纪念日本投降60周年的文章中说:“战争结束60年了,马尼拉仍然是世界上最脏的城市之一。好像战争夺去了我们重新振作起来生活的勇气。”
“健忘”的原因不是贫穷
战争期间,日军还大量强迫菲律宾妇女做“慰安妇”,菲律宾与中国、朝鲜成为日本人强征随军性奴隶的三个受害国家。
就日本当年在菲律宾奸淫妇女的历史,菲律宾著名记者卡洛斯—孔德最近专门采访了一个叫马帕尼克的村庄,地点在马尼拉以北100公里的邦板牙省。
1945年初,这个村庄遭到日军洗劫,村里妇女无一幸免地被日军蹂躏。但孔德惊讶地发现,村里许多年轻妇女现在都希望前往日本从事名为“表演”、实为色情服务的行业。孔德问村里的老人为什么他们的后代还想去日本做令人瞧不起的工作,他们回答说:“历史是不能当饭吃的呀!”
据官方统计,过去每年有大约8万菲妇女前往日本从事性服务行业,2005年由于美国要求日本制止这种人口贩卖活动,日本使馆不得不把给这些妇女发放签证的数量减少到8000。为此,居然有人在报纸上对日本提出抗议。
陈万杰教授认为,产生这样的“健忘”,贫穷虽然是一个原因,但是许多把自己女儿、孙女送往日本当妓女的家庭并不是最贫困的家庭。他认为,作为一个民族,菲律宾人没有认真地牢记历史。菲律宾的多数历史教科书中,讲述日占时期的篇幅都很短,第一本关于这个时期的专著出版发行的时间竟然是1994年。
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以大地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为代表的菲统治阶层在日占时期与日本侵略当局相互勾结,但战后仍然保持了地位,其利益丝毫没有被触动,原因是菲律宾没有像许多亚洲国家那样发生政治社会变革。
菲律宾有过真正的抗日力量,其中的一支是“赫克运动”,意思大致是“人民斗争运动”,它是由前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工人抗日游击队,曾在农村广大地区打击日军,同时在他们控制的地区进行土地改革。
战后,由大地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控制的菲律宾政府在美国支持下对“赫克运动”进行了镇压。所以,现在只有很少的历史书提到“赫克运动”在抗日斗争中发挥的作用。因此,战后成长起来的两代人都对日本占领的历史以及菲律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历史没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因此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另外,日本在战后对菲律宾进行了一些援助,项目大多是短期效应,如高速公路和高级医院,受益者是占人口少数的上层,老百姓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
在马科斯统治时期,日本对菲律宾大量贷款,使得菲律宾债台高筑,客观上也鼓励菲律宾官员的贪污腐败风气蔓延。一直吹嘘“菲律宾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马科斯家族自己就成了天下巨贪。菲律宾今天的财政危机和社会腐败风气与当时的对日大量借款有直接关系。
日本的贷款都是用于由日本公司承包的项目中,为日本开拓海外市场服务。但是日本通过贷款却给菲律宾人造成一种虚假的印象,即日本给菲律宾以很大的恩惠。这样的小伎俩,居然使不少人忘掉刚刚过去几十年的惨痛历史。
全盘照搬美国的历史观
错误的历史观是菲律宾不能正确认识日本侵略性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菲律宾的历史学教授大多在美国大学学习,得到美国基金的资助,受美国二战历史观的影响很大。美国鼓吹是原子弹把亚洲从日本的占领下拯救了出来,过分夸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强调太平洋战争中几次单独的大海空战役,根本不提亚洲国家人民、特别是亚洲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所发挥的作用。
菲律宾大学的历史教科书多数照搬美国教材,虽然本国有少量历史书也提到日占历史和本国人民抵抗日本的史实,但是其影响无法超过美国教材。其结果是,大多数菲律宾学生知道麦克阿瑟如愿以偿实现他1942年逃离菲律宾时讲的名言“我将回来”,但对菲律宾在战争期间遭受的苦难却了解甚少。
在菲律宾很多人的观念中,二战就像是好莱坞电影中美国“好汉”打败日本“恶棍”那样简单,这自然不能真正理解日本的侵略性质和它对菲律宾民族造成的伤害。对历史的无知带来的害处极多,前几年菲律宾旅游部居然同意日本在打拉省为“首批神风突击队员”修建纪念碑,作为人类第一批“人体炸弹”的纪念景点吸引游客。
每天,美丽的巴石河在菲律宾人的眼前缓缓流过,总有一种感觉,历史的长河在菲律宾流得如此缓慢,缺少我们的长江、黄河那样的激浪翻腾。陈万杰教授说:“我们需要寻找历史的真实,但首先要记住过去和告知人们真实的过去。”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菲律宾”,共找到1,213,20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