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湿地萎缩已经显出生态问题
年年补水还是难解扎龙“渴”
专家呼吁:只有迅速补水才能留住日渐减少的丹顶鹤
8月29日中午时分,本报龙江湿地万里踏访采访车行至林甸县红旗镇“西风口”。
记者打开车窗,突然一股夹杂沙尘的狂风灌进车内,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向导老牛师傅的眼睛被沙尘迷住。
透过车窗望去,远处一大片村庄和零星的树木被来自西北方向的烟雾一样的沙尘弥漫着。
当地农民的眼泪是流在心里的——湿地沙化,使当地农民饱尝风沙之苦。风沙减弱后,躲在拖拉机旁的苇农徐在亮的一大堆话记者只听清了一句:“有水就好了!”他的意思是说,湿地没水,就要面对这样的现实。
记者所在的红旗镇属于占地2100平方公里的扎龙湿地的一部分。据称,扎龙湿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亚洲区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生态系统。然而,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如今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水源缺乏。
扎龙湿地缺水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缺水使扎龙湿地水位持续下降,湿地逐年萎缩。扎龙湿地保持生态平衡的功能严重退化,面临着生态灾难。
缺水引发湿地沙化
今年夏天,扎龙湿地旱情日益严重。今年6月下旬,记者曾经来到扎龙湿地采访,当时天正下着小雨。这雨一直下了一个多月,于是扎龙显得有些“满足”了。
据了解,扎龙的正常需水量每年在6亿立方米左右,而实际上每年的水量却不足两亿立方米。这就是说,在中等干旱条件下,扎龙有三分之二的湿地无水可供。缺水引发的土壤沙化以及火险正威胁着丹顶鹤的家园。
嫩江、乌裕尔河、双阳河是造就闻名世界的扎龙湿地的母亲河。其中,乌裕尔河是形成和维持扎龙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水源。
“成也洪水,败也洪水”。据有关专家介绍,自从嫩江修筑堤防,洪水得到治理之后,嫩江洪水一般年份不再进入扎龙湿地,其来水主要依靠乌裕尔河、双阳河的补充。但由于近年来“两河流域”上、中游开发及工农业用水量剧增,加之沿河60座水库、塘坝层层截流,卡住了扎龙的“脖子”,致使扎龙湿地的来水量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明显减少。而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却达1100毫米的扎龙湿地的自然条件,又几乎阻断了扎龙向天要水之路。据专家测算,扎龙湿地平均年缺水量至少二亿立方米以上。
农田和湿地在争水
9月1日,记者在齐齐哈尔扎龙乡扎龙村采访何大叔时,他说:“扎龙就是缺水啊!”。
何大叔一家4口人,承包的芦苇正常年景每年可收入1.5万元左右。他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苇子丰收不丰收,那得看上头放不放水。”
据了解,现在扎龙湿地的上游共有大小水库60座。上游水库的层层截流,造成扎龙湿地失去了水源的供给。据当地农民讲,林甸县境内的东升水库由于拦截乌裕尔河奔涌的河水而成为扼制扎龙进水的一个主要的“水龙头”。
在当地农民的指引下,我们沿着穿越扎龙腹地八支干(大庆引水工程)来到一个叫南岗提水站的地方。南岗提水站有两个水渠,一个是给林甸县的农田送水,另一个是给杜尔伯特县境内的渔苇场湿地和连环湖送水,这条水渠若水量足够,水也可以流入扎龙湿地。据提水站看泵员讲,由于第二条水渠的经济效益太低,所以提水站只有第一条水渠经常使用,也就是说东升水库的水主要是为下游的农田服务。
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的附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水库和当地农民所在的位置正好是许多重要鹤类如灰鹤、蓑羽鹤、白头鹤等的栖息地。当地的农民以农田为主要收入,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人们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引水量,作为鹤类和其他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资金不足导致扎龙“喝不饱”
2001年秋季,发生在扎龙湿地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火,将扎龙210平方公里芦苇化为灰烬。此后,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努力下,有关部门从嫩江紧急调水3500万立方米注入扎龙,2002年春天又为扎龙湿地补水3.5亿立方米,2003年春天又继续为扎龙注水1.1亿立方米。今年是给扎龙湿地第四次注水,可是,几次应急注水并未在根本上解除扎龙湿地的全境饥渴。
扎龙喝不饱的原因很简单:资金不足。
东升水库的一位领导给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东升水库就像一个大商场,批发来的水再卖给个人或企业,他们没有能力赔钱“给水”于扎龙,因为他们取水也“不是不花钱的”。
有关专家认为,任何人工水利设施的建立,都迟于扎龙湿地形成之后,它们人为地卡住了扎龙的“脖子”,给扎龙湿地供水,是它们的义务。保护扎龙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机构的事情。
调水给扎龙,费用怎么算?
据了解,年蓄水量近1.2亿立方米的东升水库建于1958年,是当地居民为了引水灌溉而建的一所民用水利设施。东升水库有两个水渠,一个是乌裕尔河,另一个是中引工程(中部引嫩江水工程),目前东升水库的主要水源是“中引”。
扎龙保护局局长李长友说,现在,为扎龙湿地注水的唯一办法只有调水,就是跨区域引水。目前,扎龙引水的渠道只有一条——来自150公里外的嫩江。
据专家论证,目前,扎龙湿地注水量以每年3亿立方米为宜,而扎龙“调水”面临最大的问题仍是资金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以每立方米2分钱的最低费用计算,3亿立方米需要运营费用高达600万元。据说,这笔费用中还不包括按照《水法》规定的应该收取的水资源费等费用。
扎龙湿地补水的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这些年争议不少。供水单位中部引嫩工程管理处负责人说,该部门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应该也没有义务承担这笔巨大的开支。有人说,保护湿地国家应该承担补水发生的费用。可是,扎龙湿地跨越两市又隶属黑龙江省林业厅主管,这笔费用该如何摊派呢?2002年扎龙湿地的300万元注水支出,最终费用由以上3家分摊,黑龙江省林业厅100万元,齐齐哈尔市政府70万元,大庆市政府130万元。
建立补水机制是当务之急
8月31日,记者一行在林甸县林业局扎龙湿地保护站工作人员付建国的带领下踏查了扎龙湿地核心区狐狸芯。
付建国告诉记者,著名的“87国际鹤类保护会议”的现场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由于水面减少,现在丹顶鹤数量急剧下降。据介绍,丹顶鹤的繁殖区多为芦苇沼泽,20世纪六十年代芦苇沼泽面积是17.33万公顷,七十年代后只有8万公顷。如果芦苇沼泽继续缩减下去,丹顶鹤的生存环境就成了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名誉院长马建章说:“目前,留住鹤鸟的关键在于及时给扎龙注水。希望有关部门放下争论,尽快注水留鹤!”
据介绍,动物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食物、水和隐蔽所。马建章说,在严重缺水的扎龙,这三方面条件都不够好。
据了解,省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编制《扎龙湿地水资源规划》,在系统研究扎龙湿地的水文情势变化规律后,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和环境用水,并根据流域总体情况最终提出解决扎龙湿地缺水问题的综合措施。“不建立常规性、连续性的补水机制,无法使严重缺水萎缩的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得到真正恢复。”人大代表祁佩时在一份提案中表示了焦急的心情:“建立补水机制是挽救扎龙湿地当务之急!”
湿地新闻
以湖泊湿地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
兴凯湖跻身国家地质公园
据新华社9月2日电 经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旅游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等部门成员审定,兴凯湖在第五次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会议上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成为全国首家以湖泊湿地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
兴凯湖地质公园位于兴凯湖盆地和蜂蜜山南部,面积为2989.85平方公里。兴凯湖地质公园内集水域、湖岗、湿地等地质遗迹于一体,风光神奇美丽,人文景观众多。
近年来,兴凯湖管委会在对兴凯湖人文景观实施保护的同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经过近一年的准备,终于在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会上获得25位学部委员和院士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评审通过。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湿地”,共找到359,33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