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卫西谛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话说1938年的万圣节晚上,美国CBS插播了一则重大新闻——火星人入侵美国!随着广播引述“专家”证实天外飞来一团火球;“现场记者”联机报道“火星人爬出宇宙飞船”;接着广播中传来交战、恐慌、惊叫的声音……听众们都纷纷跑到街上,拿湿毛巾挡着头,以保护自己免受“火星毒气”伤害;通往郊区的道路大塞车,大家都想往山区逃难去。根据后世传播学者的研究,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听到了这个节目,其中超过120万人拥上街头。CBS虽然在片头、片尾、甚至中间四次声明这只是广播剧,仍然造成了巨大的恐慌。23岁的奥逊·威尔逊用革命性的技巧,完全控制了听众的情绪。媒体传播和娱乐节目的“万能论”由此诞生。据说为了平定居民的紧张情绪,当局曾派出警察冲进了奥逊·威尔逊的办公室,将搜查到的这部广播剧的剧本全部烧毁。但(同样据说)依然有一份手稿被保留了下来,在一次公开拍卖中,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最后成功竞拍获得,这就是2005年的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世界之战》的雏形。这听起来算是一个传承的传奇,但从影片本身来看,斯皮尔伯格要做的就是“吓到观众”(或许并非吓倒)。
奥逊·威尔逊的广播剧诞生于战争一触即发的年代;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诞生于恐怖分子“无所不在”的年代——它们的受众同样敏感而脆弱。看看《世界之战》里面拍了什么?画面一:杀人机器出现美国城市街头,惊恐的人们四散奔逃,邻居、亲友在眼前化为粉末;画面二:人类被巨大的榨汁机搅为血浆,灌溉四处蔓延的红色杂草。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影片让人产生这么大的恐惧——之前有太多《独立日》这样表现“抽象的毁灭”的电影,但无法达到《世界之战》10分钟的威力。斯皮尔伯格自己说:“我的版本就诞生于美国人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的时代。”这位一向对外星人温情脉脉的导演,将“恐怖主义”的幽灵嫁接到外星人身上。虽然最终攻无不克的火星人因缺乏免疫力,被地球上的微生物打倒,在逃亡中互相残杀的人类又恢复了人性的温情,但事情绝对没有终止——因为我们了解到,火星人之类的“入侵者”很久很久以前就埋在我们“脚下”(来自我们“本土”),它们正在等待进攻的时机!
《世界之战》故事的主体是汤姆·克鲁斯一家三口的逃亡,但电影描述的决不是他们三个人的恐惧,而是所有人。镜头下万物如刍狗,而偏偏斯皮尔伯格的技艺精湛,每个镜头都十分炫目和准确、富有不容置疑的力量(包括号称技术典范的360度旋转长镜头,描写一家三口发动汽车开始逃亡的一场戏)。技术的精准使得这部影片更加可怕!电影将人类比作高智慧外星人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观众在银幕前就像是“微生物”一样渺小无力,任凭银幕上的场景摆布。如果抛开这部影片的意识形态不谈(包括对恐怖主义、对布什政府的隐喻);也抛开这部电影作为好莱坞商业片在叙事上的缺陷不谈(剧情单一、缺乏起伏),仅就个人的感觉来说,这样“微生物式”观影体验令人十分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