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去年台湾“总统”大选以来,台湾电视界崛起的政论节目之多,蔚为世界奇观。连美国媒体都感到好奇,认为这是台湾的一项“政治奇迹”
特约撰稿人 陈文杰 发自台北
近年以来,台湾电视界涌现出大量的政论节目。尤其在去年“总统”大选期间,每晚8时起至深夜12时止,共有10个频道、32个政论节目接力播出,间接促成蓝绿选民对立,影响时间几乎长达一年。以至于为了解台湾特殊的政治生态与节目形态,国际性媒体如CNN、BBC、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都曾专门派员来台报道整晚播出的政论节目。
待“总统”大选退烧后,复因“两颗子弹”的传奇,各政论节目为提升收视率,不惜将枪击现场景况搬至摄影棚,一再探讨“两颗子弹”的物理特性,令当选“总统”的陈水扁心中不无耿耿之意,先以调整频道为由,毫无预警地将有线电视频道挪移,再以审查执照为由终结东森S台,以收杀鸡儆猴之效,导致各政论节目从最盛时期的32个,陡降至目前常态性播出的10个。
节目的紧缩,时间的减少,反而使各电视台纷纷转型,将过去蓝绿意识形态对立的口水节目,拉回至以检讨公共政策为议题的节目。在这个背景下,政论节目的出现,透过各电视名嘴深入浅出、引经据典地评断执政者好大喜功、不顾民生疾苦的作为,同时评说两岸关系大势,批评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可圈可点,颇得民众认同。
批评陈水扁、导引两岸议题
他们对当权者毫不留情的批判,连陈水扁都无法作答。举例说,陈水扁于两岸政策的反复不定,节目主持人或名嘴将陈于2000年以来有关两岸政策谈话的书面资料(取材于“总统府”网站)予以交叉比对,来说明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其实是出自政府鼓励,而不是私自“卖台”。由于资料确实,陈水扁无话可说,无法再运用扣帽子的作法,指控连宋与大陆勾连出卖台湾利益。只好直接点名说两家电视台“居心叵测”。
陈没有想到的是,“总统”骂媒体,主持人却毫不示弱,以“愚人国”回敬陈水扁的“指教”,这居然得到蓝绿民众的认同。这着实出乎陈水扁的预料,于是在连续点名两次后,被迫鸣金收兵。这说明电视政论节目只要提出翔实数据,运用政府自行发布资料予以交叉比对,点出关键性的疑点,戳穿当权者的假相,在人民支持下,当权者也只有知难而退,绝对不敢与媒体作对。
由此显示,在电视政论节目中只要引证资料确实,往往能得到台湾人民支持,当权者鉴于“民气可用”,不敢以议题操弄人民与媒体,使两岸交流不致偏离轨道。
当然从好的方面说,媒体与节目探讨议题有助于两岸关系发展,反过来说,媒体与节目的意识形态化,也会造成双方关系的激化。如过去大陆的军演,经常被台湾当权者操弄,配合媒体播出,往往成为负面新闻,令台湾民众相当反感,所幸台湾媒体经多年的震撼教育,对大陆了解越多,军演就越不会成为话题,再透过学有专精的人士分析,当权者自然不能以垄断信息的策略操弄军演议题。
以往从大陆看台湾,或从台湾看大陆,负面新闻经常成为电视或政论节目谈论的话题,然而许多节目主持人与电视名嘴穿梭于两岸后,不再以意识形态看问题,两岸之间反而因对话管道的畅通解决不少的问题。如过去连宋绝对不敢在《反分裂法》通过后访问大陆,以免被扣红帽子。可是连宋在台湾民众期许下径赴大陆参访,这不得不归功于政论节目影响民众的观感,让民众理解到:连宋参访目的是缓解两岸对立情势,会面是解决问题,绝非制造对立。
再者,连战访问大陆于桃园机场出境时,民进党籍立委聚众滋事,结果经政论节目的挞伐,陈水扁下令法办,内政部政务次长、航警局长因而下台,这在过去被视为“英雄义行”的作为,居然成为政客下台的罪状,民进党员还不敢抗议,说明电视政论节目影响民众之深,的确是台湾政治奇迹。
电视评论员的政治生态
台湾政论节目虽能引领风潮、针砭时势、臧否当权者作为,但也是一项风险很高的行业。此因台湾许多政客出身律师,性喜诉讼,针对节目对其个人的品评,动辄兴讼藉此压制言论,尤其是“总统府”、“行政院”带头滥讼成风,导致节目来宾不是跑法院,就是穿梭于摄影棚内,早上出庭、晚间评论几乎成为部分来宾的生活形态。这也凸显出台湾对言论自由的保障不足,其间还有许多不可触摸的灰色地带。
不过有趣的是,名列被告的政治评论员居然不畏惧“移送”,反以“总统”、“院长”被告为荣,还相互标榜个人的言论身价,令CNN、时代杂志等外国媒体大开眼界。
台湾政治评论的异相,如下列一则实例,可看出政府与政治评论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一位电视评论员于节目中批评马英九、谢长廷、陈水扁三人,结果马英九来函更正,被称之为“马更正”。谢长廷则要求平衡报导,于报导后以此提出告诉,被称之为“谢后炮”。陈水扁指示幕僚严正驳斥,再找律师发函警告,接着移送法院处理,被称之为“陈法办”。类似政治人物告无权无势政治评论员事例,每年都有几起,于是有人曾经写副对联挖苦政治人物说:“原告、被告、通通告;后炮、法办、全移送”,横批是“没有办法”。
更绝的是,有人针对政府说话硬拗,写副对联是 :“无事不辩、有杠必抬;说来说去、都是理(谐音为“你”)对”,横批是“不得不辩”。说明政府与政治评论员之间的紧张关系,首先源于官员能否公允看待评论事实。
而政治评论员之所以不怕被告,绝非是法律保障,而是出自民众的支持。
所谓民众支持,有则实例可供参考。如某位政论杂志社社长,被“副总统”吕秀莲告,其身价行情立即被民众认为是评论界的“大哥”。结果某位政治评论员因批评陈水扁收礼浮滥,陈水扁扬言要告,这位“大哥”看见该政治评论员时,立即改口称自己为“老二”,原因是他只不过是被“副总统”告,而政治评论员则被层级最高的“总统”告,两相比较下,显示出“大哥”让位乃是民众公评下的产物。
台湾政治评论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是政府无法垄断信息,兼以民进党执政以来对媒体的打压,促成多位与民进党交谊深切的人士出面,抨击陈水扁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其当初创党的理想。目前活跃于电视评论的知名人士计有陈文茜、李敖、赵少康、胡忠信、张友骅、杨宪宏、张启楷、范立达等人。其中除赵少康、张启楷、范立达与陈水扁、吕秀莲渊源不深外,其余人士几乎与陈吕都有深厚关系,甚至是帮陈吕打江山的元老人士。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陈文茜 李敖”,共找到4,32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