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走出危机走向新阶段
卢明华认为,从1989年开始中美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了,可谓跌宕起伏,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危机,即1989年后的急剧恶化、1995年李登辉访美的低潮期及随后的“台海危机”,以及1999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的困难期。
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遵循邓小平的处理原则——“中美关系终归要好起来才行”,逐步修复中美关系。
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应邀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期间,江泽民和克林顿总统举行首次会晤。
在江泽民提出“认真、积极、向前看”的态度对待中美关系的情况下,两国元首的西雅图首次会晤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基本上结束了1989年后紧张的关系,打破了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僵局。
第二年5月26日,克林顿发布命令,宣布人权问题和最惠国待遇脱钩,同时表示与中国携手建立一个长期的战略关系。五天后,克林顿做出了一个美国总统历史上鲜见的举动,专门撰文谈对华政策,指出中国是亚洲乃至全球安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1996年11月底,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举行了自西雅图会晤以来的第四次会晤。两国元首商定,将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进行正式互访。
1997年10月26日,江泽民携夫人王冶坪开启了八天的美国之旅。11月4日,在回国途中接受记者采访时江泽民说,这次访问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
仅仅过了两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国导弹击中,中美关系再度陷入严重的危机。倪世雄认为,第三代领导人非常沉着冷静地处理了这一场危机。
“特别是当时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人,果断地提出了四字方针,就是‘斗而不破’。”“斗”就是和美国的霸权主义做坚决的斗争,这是原则性。但中美关系不能破裂,要千方百计尽最大努力维护中美关系,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1999年11月15日,中美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标志着两国关系走出了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后的低迷。
在友好祥和的氛围中,江泽民于2002年10月22日,以国家主席身份对美国进行了第二次访问。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江泽民”,共找到2,288,25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