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废品收购站,人们往往会想到“脏、乱、臭”等字眼。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广州将建起回收居民生活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的社区回收网络,目前该网络已进入试点阶段,计划在2008年前基本完成老城区的回收网络建设。据了解,社区回收网络将统一标识和规范管理,其从业人员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骑收购车辆、统一佩戴胸卡。
现状 广州半数回收站点无证经营
据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章树和介绍,目前广州市约有10万人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每年回收的再生资源产值超过100亿元。全市目前有超过5000家站点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其中只有一半是规范经营的,另一半则属于无证照经营。无证照经营站点普遍存在卫生安全及治安等问题。很多人在街头拐角随便搭个棚子便成了回收站点,他们中不少人还昧着良心,将收购回来的塑料饭盒送到郊区的小工厂简易加工后,又重新流入市场,还有人将收购回来的废酒瓶卖给制假者。此外,近年来广州的沙井盖频频被盗,这些回收站点也成了销赃的主要场所。
近日,记者暗访了几家废品收购站,发现不少站点确实还存在严重的违规甚至违法经营现象,部分流动“收买佬”居然什么都敢收。
何某来自河南,现在南方医院附近一小区专门从事废品收购。当记者以主顾的身份谎称有沙井盖卖时,何某瞪大眼睛盯着记者说:“谁敢收?不要命了!听说火车站那里有个老板收购了几个沙井盖,被抓了起来判了20年。”记者表示不相信:“你真的不收?有钱都不赚?”何某回答得很坚决:“你把它砸碎了我都不敢要。”
据了解,像这样的固定回收购点一般都和小区管理处有合约,一年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给管理处,并承包了整个小区报纸、纸盒、旧家具等废品的收购。虽然像沙井盖这类“收了就犯法”的东西不敢收,但明令禁止“收了不犯法的”的东西如医疗垃圾还是可以收的,何某说:“只要用塑料袋装好,快点出手,不给查到就可以了。”当记者问到哪里可以出手沙井盖时,他给记者了条路:找外面收废品的吧。
走出该小区,记者随后便遇到了两个推着单车走街串巷的流动“收买佬”。记者走上前压低声音故做神秘地问:“收不收沙井盖?”高个子很有江湖经验,笑着挡开了记者说:“不收。”随后记者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真的不收?”高个子上下打量了记者一遍后问:“你有多少?”记者继续追问:“你们能要多少?”两人相视一笑:“有多少要多少。”记者又问:“医疗垃圾你们敢不敢要?”高个子又是一笑:“要,你有什么我们要什么。”
改造 回收站收买佬全部统一管理
今年3月,广州市政府批准下发了《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根据《方案》,广州市将通过构建由社区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据了解,整项工作将由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并计划在2008年前,基本完成越秀、东山、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芳村等老城区的回收网络建设。目前,有关部门已在芳村区开始了试点工作,而花都区的花东镇则率先开始了对从业人员实行“六统一”和“四规范”的管理。
网点 整合正规站点取缔非法黑点
昨天上午,记者随供销社的有关工作人员来到芳村区物资回收公司属下的合兴围收购店。在这里,记者看到,这个街道回收站在管理上还算规范,但基建设施稍显简陋,对此,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意见:回收站门口必须换上统一的门面,上面还要标有“广州市再生资源”的字样和标识,支撑顶棚的木架应该换成铁架,储存区前面应砌上2.5米左右的围墙,避免行人直观站内垃圾。据介绍,这个回收站按规格改造好后,将成为广州各大小街道回收站的样板网点。该回收站的张老板预计,整个改造工程只需花5万元左右。
广州市供销社业务处副处长邝建业向记者介绍,今后社区回收网络的建设和改造应符合相应的要求:规模上,街道回收站一级面积一般不小于200平方米,也不宜超过2000平方米,社区回收点一级的面积则在10平方米左右。回收点的设置根据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实际情况,结合物业管理、小区管理、社区管理和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等形式统筹安排,并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相衔接。回收价格根据市场确定,采取定时上门与定点交售,固定设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回收,回收的再生资源日收日清,原则上不作储存,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街道回收站建设经营权可以实行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由企业自主经营;社区回收点由取得街道回收站经营权的企业负责统一建设。
另据了解,有关部门将对现有的证照齐全的回收站点进行清理、整合、规范利用,符合条件的,可与居委环卫收集点合并,组成新的社区回收点,或作为街道回收站。对无证无照的回收站点,将予以取缔。
人员 收买佬须统一培训统一着装
《方案》还规定,应对回收人员实行“六统一”和“四规范”(即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计量器具、统一收购车辆、统一收购范围和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地点)的行业管理。今年6月,花都区花东镇供销合作社率先对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实行了“六统一”、“四规范”管理。现在该镇20多个“收买佬”通过规范管理,走街进村收购废旧物资。
据花东镇供销合作社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废旧物资回收行业违规收购、人员鱼龙混杂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市民和村民很反感,有的社区和村甚至拒绝“收买佬”进入。针对这种情况,花都区供销社选择了花东镇作为镇村回收网络建设的试点,以目前废品收购站和人员为基础,实行了“六统一”的管理。此外各回收店的经营也得以规范,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必须留存出售单位的出售证明,在经营过程中要对收购物品的品名、数量、来源等逐项如实登记,而经营场所的设定必须有围墙与民居隔离。
六统一管理内容
统一培训:回收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公安等部门举办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
统一服装:流动收购人员必须穿着统一有编号的服装,佩带上岗证开展业务,证件上印有姓名和所属回收点;
统一计量器具:必须使用由法定计量单位制造并经供销社审核的标准计量工具;
统一收购车辆:运载废品的车辆必须严密覆盖好,禁止在收购废旧物资过程中沿路抛洒,车辆须经供销社编号登记;
统一收购范围:各回收店工商执照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统一明确为“收购、销售生产性废旧金属和其他废旧物资”;
统一标识:各回收店门前统一悬挂本镇统一制定的标识。
编辑点评 废品收购业早该着手整治了
卧槽马
据时报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广州市将通过构建由社区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升级改造废品收购业务。直接跟市民打交道的社区回收网络将统一标识和规范管理,其从业人员统一培训、统一着服、统一佩戴胸卡(详见今日A04版)。
“收买佬”要统一着装持证上岗了,废品收购行业要进行全面整治升级了。对此,不知各位街坊们感觉怎么样,笔者首先是拍手叫好。在笔者看来,这种规范整治早就该实施了。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广州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每年回收再生资源产值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但如此庞大的一个行业,却有一半多操控在无证照经营者手中。正是因为存在如此严重管理漏洞,使得这个行业成为了大量外来“三无”人员的栖身之地,也成为偷盗、销赃等违法行为的高发地。
只要对广州生活稍有了解,就知道这种这种说法绝不是妄言。在广州,沙井盖大量失窃,邮政信箱被盗,路灯不见踪影,已经是小儿科了,至于穿街走巷的收买佬,不时搞点顺手牵羊、偷鸡摸狗的事,更是司空见惯。现在更是发展到连成吨成吨的大型公共候车亭,也被人连根拔起,用车运走。就连珠江防洪大堤下的支撑钢筋也被人卸走的地步。前些时候时报还曾披露过,在有些地方,成百上千的拾荒佬,啸聚在一起,组成分工细致、组织严密的盗销运一条龙队伍,公然对一些建筑工地实施哄抢。有人曾感叹的说,广州的公共设施,除了不值钱的水泥地面,无不处在危险之中。
废品收购处于无序状态,给广州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损失,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威胁,都是有目共睹的。更重要的是,给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这也是广州城市治安重大隐患之一。对此,市民早就啧有烦言。因此,政府采取措施规范整治,相信一定会有利于改变目前的这种混乱局面,是得民心之举。(时报记者 游星宇 见习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张静 摄影 时报记者 郑启文)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广州 废品回收”,共找到9,37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