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将在深兴建大型科研基地
“半小时深港创新圈”呼之欲出
市领导希望两地不断加强教育科技领域合作
【本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崔霞)去年,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园、香港数码港等与深圳有关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深港两地科技合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一年后,深港两地科技合作又结“良缘”。9月6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学与深圳有关方面签署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香港院校产学研基地”协议,该校将在深兴建科研基地,正式加盟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常务副市长刘应力率市政府访港代表团科技分团出席此次签约仪式时表示,希望深港两地不断加强教育科技领域的合作,联手打造“半小时深港创新圈”。
深港合作,科技合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半小时深港创新圈”这一设想引起香港高校、科研机构的强烈共鸣。出席签约仪式的业界人士在回应这一新设想时纷纷认为,两地加强科技合作有十分优越的条件。香港的科技园区、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公共技术平台大多集中在北部地区,而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以后,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缩短为半小时就可以到达,两地科技合作也会越来越紧密。
除了距离的拉近,两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将逐步实现“三通”——信息通、人流通、业务通。“信息通”就是建立快速的信息网络平台,促进信息资讯在深港两地客户间的即时共享。在此方面,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香港数码港已共同规划建设专线连接两个园区的信息网络平台,为两地园区客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连接,也将位于香港南部的资讯科技机构纳入到“半小时深港创新圈”的范畴。“人流通”和“业务通”,则是充分利用深港两个城市之间正在形成的“1小时生活圈”,为两地企业、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的往来和交流提供更便捷的配套服务,并通过整合双方在科技资讯方面的业务,促进两地展开更充分的合作。可以预期,更加顺畅快捷的交通系统、日益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1小时生活圈”的形成,以及科技资讯业务的不断融合,将推动深港地区成为中国自主创新资源条件最优的区域之一。深港联手打造“半小时创新圈”,将使两地在提升区域内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据悉,香港城市大学计划投资8000万港元,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香港院校产学研基地”兴建一个1.25万平方米的大型科研基地,作为在内地发展应用研究、孕育产业项目和推动教学培训的平台。此外,香港城市大学还会在该基地内与内地院校展开合作,共同培训研究和专业人才及生产大学应用研究的产品。
访港期间,市政府代表团科技分团还访问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处,商讨共建和利用实验室、测试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为深港两地企业服务。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崔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