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凌源皮影均在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列
本报讯记者叶枫报道东北大鼓、凌源皮影等38件辽宁濒危民间文化遗产,将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甚至有望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这是国家首次征集该代表作遗产名录,其级别相当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还有评剧“韩、花、筱”三大流派艺术、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工艺、复州皮影戏、岫岩玉雕艺术、铁岭指画、铁岭传统二人转、海城高跷秧歌、阜新玛瑙手工技艺等。
此38个项目现在正向全省公示,待省政府批准后将上报国家,据辽宁省文化厅介绍,由于并没有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数量,这38件宝贝都有希望入选。
据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威介绍,只有国家级的项目才有可能申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代表作名录”后,国家将有资金和政策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抢救。
据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委员会评委、著名民俗专家乌丙安介绍,现在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是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李威介绍,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必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在一定群体内世代相承、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是有失传危险的民间文化。
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对象包括传统的口述文学和语言文字;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等;传统的工艺美术和制作技艺;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和体育活动等。
辽宁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曾经用“人亡技绝”来形容这些民间文化面临的濒危境地。据介绍,这38个项目都是靠老艺人世代相传,一些老艺人已是古稀之年。如沈阳的“谭振山口头文学”,谭振山老人已经80多岁了,他能讲千余个传统故事,可是他的故事面临没有传人的境地,他在1992年赴日本参加“世界民间故事博览会”,以《狐狸的故事》震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