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论坛首次发布报告,对中国GDP排名前100位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排行,深圳、东莞、上海和北京位于排行榜前列。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个排行采取了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式,考核内容多达12项。应该说,在操作者设定的评价体系里,这个城市生活质量报告应该是客观和严谨的,有助于城市管理者从中寻找借鉴。
不过,既然是生活质量报告而不是经济报告,这样的排行还是应该多一些“主观因素”,不然很容易让人产生“没感觉”的感觉。在12项考核内容里,涉及城市居民心理感受的很少,因此,这个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差了些人情味,说得更时尚一点,也就是没有充分考量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幸福感”这个东西看起来很没有标准、难以衡量,但是缺少了“幸福感”这个维度,再硬气的生活质量也欠缺了说服力。毕竟,生活质量最终还要体现在居民感受里。
近年来,关于城市的各种排行突然多了起来,但是大部分排行的结果和具体内容都不大吸引人,主要原因是,这些排行榜的评价体系看上去和老百姓很隔膜,显得既科学又冷漠,既严密又缺乏说服力。比如说,城市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教育投入从统计报告中很容易查到,但是,这个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众所周知,许多城市的居民每年都要为教育乱收费、择校费付出很高的代价,如果不考虑这些负面因素,教育评价和排行就不可能硬气起来。又比如,排名前四位的城市里,上海和北京的住房价格连续攀升,被认为是房地产泡沫的“重灾区”,要考察这些城市的居住质量,就不能仅衡量人均居住面积,还必须把居民由于购买住房而负担的债务进行比较,否则就大大地忽略了居民的“幸福感”。
这份报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说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等于城市生活质量高”,这句话颇值得玩味。如果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快,而居民生活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那么探讨其原因就非常重要。是环境质量太低,还是居民隐性支出太大?是城市管理不够完善,还是公共服务水平太低?说到最后,是不是城市管理者对居民的幸福感关注不够呢?
任何社会研究成果都是要为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于一个呼吁“以人为本”的时代来说,所有的生活质量考察都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贴近老百姓,都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重要标准,否则就难免让百姓觉得隔膜。
作者:蔡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