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有的是曾经在中国上空与日军敌机激战的飞虎队员,有的是被称为“死亡航线”———“驼峰航线”的飞行员,有的是著名“空袭东京行动”杜立特中队的飞行员……今天中午,44名美国二战飞行员及退役将领将抵达上海,正式开启为期3天的“美国二战援华老兵上海行”。
据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吴晓寅透露,今天晚上,这些美国二战援华老兵将与部分在沪的新四军抗战老战士会面。此外,协会还将邀请浙江象山县、上海浦东曾救助过二战期间美坠机飞行员的赵小宝、薛镜如两位老人以及曾在飞虎队中担任英文打字员的张凤歧老人与美国老兵相聚,共叙抗战时期中美两国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明天,美国二战老兵还将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缅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
【薛镜如】
为保护美飞行员,全村人付出惨重代价
“那是1945年1月21日……”今年73岁的薛镜如老人至今还能准确地记得那一天,当他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便汹涌而来,仿佛一切就在眼前。
当时才13岁的薛镜如正在浦东三林塘林浦村的一片空地上晒太阳,突然听到了村子西边传来一声巨响,接着就看到一个降落伞缓缓地降落在了村子东边。“从降落伞里钻出来一个外国人,他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中英文对照的小本子,跑到跟前不断向我们比划。”薛镜如和边上的村民都不识字,虽然猜到他是要寻求帮助却无法跟他交流。“他看我们不说话,就一直往村子里跑,最后躲到一个村民家的床底下。”薛镜如和村民们找到他后,纷纷把身上的长衫和鞋帽脱下来给他穿上。“我们知道他是来帮中国人打仗的,合计了一下就决定这事谁都不告诉。”
薛镜如告诉记者,为了保护这名美国飞行员,全村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日本东昌宪兵队第二天就派出了20多名宪兵把村子围起来了,全村的青壮年都被他们吊在树上、梁上打。”日本东昌宪兵队看到严刑下村民仍守口如瓶,便换了一种方式探听美国飞行员的下落。过了几天后,村子附近一个茶馆内来了几个穿着长衫会说上海方言的日本人,四处打探飞行员的下落。后来,自己和大伯就被抓到上海东昌路宪兵司令部。
谈起这段经历,薛镜如老人至今还心有余悸。“大伯和我都不肯说,大伯一直被他们毒打,晚上被带回家后没多久就去世了。我也浑身是伤,脚烂了3个月才好。”薛镜如说他当时虽然知道飞行员已被新四军安全转移,但是如果他们说了全村人都会跟着遭殃,“我们后来才知道他叫托勒特,是美国援华飞虎队的成员,在龙华机场侦察时被日军的高射炮打了下来。听说他回归队伍后不久,就在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牺牲了。”
【张凤歧】
抗战胜利后,飞虎队为我庆祝订婚
现年85岁的张凤歧老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居住在昆明,当时的昆明时常遭受日军的飞机轰炸。“我亲眼看到自己的姐姐、姨夫还有邻居,被日军飞机炸死,对日军的恶行痛恨不已。”通过朋友的介绍,张凤歧毅然加入了陈纳德在昆明组建的美国第14航空队(飞虎队),在地勤部门担任英文打字员一职。
“在ACS(地勤部门简称)工作的中方人员不多,我每天就负责将飞虎队的弹药、物资等进出账目记录下来。”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张凤歧很高兴能用一技之长为抗日战争尽一份力。张凤歧告诉记者,她们的工作虽然忙碌,但并不枯燥。“器材部的美方负责人阿不里是我的好朋友,每次我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他都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庆祝一下。有时是在俱乐部开舞会,有时会相约去滇池游泳。”张凤歧说,自己和好多在飞虎队工作的美方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张凤歧与自己的丈夫陆国华在昆明相知相恋,他们约定要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才结婚。1945年8月10日,在昆明的飞虎队已经得到了日军准备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张凤歧与丈夫决定两个月后在昆明金碧路的冠生园举行订婚仪式。“阿不里带了飞虎队的两名美方人员和两名中方人员一起来为我们庆祝,他还在一块红绸缎上为我和丈夫画像留念,上面写了‘中国张凤歧陆国华订婚仪式留念’。”
1945年11月,美国飞虎队员陆续从昆明抵达上海,经上海返回美国,张凤歧也同他们一道来到上海。“这些飞虎队员对中国感情很深,阿不里走的时候还提出要将我们同事黄长生的小儿子带到美国抚养。”张凤歧说,在她的家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阿不里为他们题写的那块红绸缎,还有一架阿不里临走时赠送的美军B-24轰炸机模型。
作者:晨报记者徐惠芬实习生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