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现象,从1998年起,我国药品连续16次降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目前又在酝酿新一轮“降价方案”。然而,在一次次“降价令”后,老百姓还是认为药价太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断地往药品生产企业身上打“降价”的板子,并不是“对症”猛药。
平价药店难平药价
平价药房不可能根除药价的“虚火”,原因出在当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和机制上。首先,平价药房的药品销售量太小,我国药品销售终端在医院,其市场份额占85%以上;其次,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处方药不允许外流,有公职的医保人员也不可能拿着处方到平价药房购药,同时,平价药店中处方药品比例也较低,可供选择量小;第三,平价药房绝大部分不是定点药店,它们最大的消费群体是自由职业者、下岗工人等。
业内人士认为,只要医院不平价,虚高药价还是平不了。
低价药难进医院
记者了解到,国家对部分药品再降价,但替代品种多、价低的药品还是进不了医院。究其原因,一是现今“以药补医”的医疗体制,二是药品回扣等不正之风在作怪。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服务收入约占47%;财政拨款等约占5%。在财政补贴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药品销售收入自然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药品要想在医院流通还要遵循许多“游戏规则”。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种药品如果出厂价为1元~2元,售价10元就很正常,但生产企业通常只有10%的毛利,其余8元~9元的利润都被流通领域“吃掉了”,一个环节被扒一层皮。
当药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里时,药品的价格已经严重地背离了价值。
药厂假借“新药”牟暴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抵消“降价令”带来的损失,一些药厂在研发新药难的情况下,“心急火燎”地做起换包装和换药名然后再高价销售的“表面文章”,假借“新药”之名,行暴利之实。
各种充斥市场的“新药特药”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是经过一下“变脸”,价格就增长几倍甚至几十倍。它们或变换剂型,或改变包装,或更换名称。而药厂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就把所谓新药研制开发费用、设备更新费用等统统计算在内,如此一来,新药价格就普遍高于老药价格。
治药价虚高良“药”何在
看来,根治医药价格虚高,板子打在“降价”上,恐怕并未“对症”。屡打降价板子,药价还是虚高。
江西医药集团办公室主任熊海珊认为,药品降价的主要空间在医院,消费者接触药品价格是在医院和药店,药厂的药价降下来了,医院的价格是不是也能降到位呢?
江西省发改委商品价格处副处长茅菊英认为,遏制药价虚高,国家有关部门应加速医药分离的步伐,鼓励将医疗机构的药房转为社会零售药店,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同时,改进和完善药品价格管理,规范价格行为。
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专家胡国琪则认为,药价虚高的板子应打在政府身上。他说,导致药价虚高,除了医院出现的一系列不正之风外,国家要承担主要责任。他建议,国家抓药价,应把问题简单化,只抓两头,一是卡死药品出厂价,二是卡死医院的用药价,至于中间环节的利润经过多少环节分解,无需理会。比如一种药品以5元价格出厂,国家若规定放30%的加成率,到患者手上的价格便卡死在6.5元。
新华社南昌9月1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