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4时多,当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时,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1楼会议室集中学习,一声重物砸地的闷响打乱了会议室的秩序,同时也夺走了孟懿年轻的生命。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孟懿在决定自杀之前并没有表露出任何征兆,而在遗书中,他直陈自己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据9月12日《潇湘晨报》报道)
堂堂一个博士竟然因“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而跳楼自杀,实在让人震惊,仔细阅读遗书后,我感觉必须认真思考遗书悄然告诉我们的东西。
之一,这个博士是个十分自私的人。他在遗书中写道,死亡原因是二氯甲烷中毒,如果我身体部件还有用,同意捐赠,但我估计不大可能。虽然说“同意捐赠”,但中毒而死亡能捐赠吗?分明暴露了他极端自私的心态。一个人太自私了,必然陷入自我中,不能自拔,必然与社会产生隔膜。之二,这个博士的感情十分冷漠。遗书中没有谈到他的好朋友,甚至他在美国的女朋友也没有提到,可见,这个博士感情冷漠的程度,一个人必须有爱社会、爱人的丰富感情,如果感情太冷漠了,不但冷漠别人,也冷漠自己火热的心,必然变的心如死灰。之三,这个博士的虚荣心很强。他在遗书中写道,我这样死亡已经是极其不名誉的了,一个人连死亡的时候都不忘记对死亡名誉的思考,可见对名誉的态度,可见他内心那过度的虚荣心,之所以“低调处理”“速速火化”,实际上还是想给活人留下一个不太麻烦的美好印象。一个人的虚荣心过度强大必然让这个人的心理狭隘,不能舒畅。
博士为何“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我认为和刚才分析的自私、冷漠、虚荣有很大的关系,这三种品质长期积累的恶果就是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心灵真正和人群交流在一起,他才会爱这个社会,他才会被社会的蓬勃发展所熏陶,他的精神才会激情昂扬,如果只陷入自我迷恋中,必然走向消亡。
26岁的博士自杀了,自杀原因让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我们教育学生知识,千万不能忽略学生人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否则,就只能培养出畸形。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孟懿+自杀”,共找到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