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升入大三的南京某大学男生小陈近日很郁闷,因为一直供他上学的叔叔近来对他有些冷淡,以前,叔叔总是主动帮他交学费,现在开学了,叔叔却一直不提学费的事。他不明白家产百万的叔叔连支付4000多元的学费都要斤斤计较。想到这一点,他心里极为不爽。
叔叔真情讲述奋斗历程
小陈为何会有此怨言?他的叔叔真如他所说是个吝啬鬼吗?如果不是,又为何不肯帮小陈渡过难关呢?近日,记者从小陈的一封家书中找到了答案。这封家书本来是今年7月叔叔回信给小陈的,有1000多字,但上面被加了30处注释后又被寄了回来。信的大体内容是:叔叔希望小陈暑假能到亲戚在苏州开的一家工厂打工,全当是社会实践,锻炼一下能力,并许诺会奖励他所挣工资的三倍。信中,陈先生还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近十年经商的奋斗历程。没想到他引以为豪的人生经历竟被侄子批得体无完肤。
侄儿批注30处满腹不满
记者在信中看到,叔叔的话情真意切,可谓苦口婆心。而侄子注释式的回信则字里行间透着批判与抗辩。第一点注释旁的原文是“我们家在我小时候就穷,在苏北那个革命老区,我和你爸从小都是穿的补丁衣服,书包也是大人用布缝的,老大用完,老二用,有好几个补丁。直到我上中学也没穿过新衣服,大人给的几块钱总是能用一星期,但是我从来不乱花钱。上大学第二年,我就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大三时,我就开始用自己挣的钱给你爷爷看病。”小陈画出这段话,在旁边圈了一个小写的1,回复的内容是:“我早就听奶奶说过无数次你上学时的事情,都听烦了。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思想当然不一样,难道你还要求我现在像你那时一样苦?你一共不就资助我们家5万多元吗?有什么了不起?”陈先生写的另一段内容是:“我现在做的生意赚钱越来越难,每个月都跑来跑去,工作也很辛苦。”旁边的注释是:“你30来岁的人就说辛苦,你还有大半辈子可以赚钱呢!你以为我过得不辛苦吗?”在陈先生建议侄子打工的一段中,旁边有这样一段注释:“这么热的天,你让我去工厂打工,谁能吃得消?你坐在空调房间里舒服,不觉的(得)热,你以为我没有事?我也有自己的安排。”
在整封信中,小陈充满了怨言,诸如:凭什么你在家中说话就算数?别人就要听?你现在过上了好日子,有上百万家产,资助我上学那点钱对你来说九牛一毛,你为什么都不愿出呢?我现在没有机会挣钱,但以后我工作了一定会挣得比你多,我一定会还你的。这样的注释密密麻麻写满了信纸的空白处,足有30处。
想侄儿成才 叔叔很伤心
陈先生接到信后十分震惊,也很伤心。他没想到自己倾注了这么多心血培养的侄子上了大学变化这么大。让他去打工是想锻炼他,告诉他自己工作、求学的辛苦是想鞭策他好好努力,多学点本领,以后好有出息。侄子为啥不能理解呢?
陈先生说,侄子的信让他有种为富不仁的感觉,很是委屈。事实上,这几年自己经过努力,有了小家庭,买了车子和房子。想想自己小时候过得苦日子,一点都不会忘,自己考上了大学,总觉得有父母和兄长的培养和支持,现在,大哥还在农村种地,也觉得帮他培养孩子上学是分内的事。可侄子不但不感恩,还抱怨他做得不好,难道自己应该纵容侄子的想法吗?他说,很希望侄子能够成才,因此每年都留出他的学费,可现在侄子的表现实在让他失望。自己很多年没写信了,本来想通过写信的方式和侄子沟通,教育他能成才成人。没想到他寄以厚望,并从小就开始资助的侄子会这样自私、不懂事,太让人伤心了!
这是一封普通的家书,却反映了两代人的思想和观念的激烈碰撞,孰对孰错,相信读者比我们对这个话题更有发言权。欢迎读者发表您的看法与观点。热线电话:86021790。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家财百万 侄子”,共找到60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