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现在的青年人要把握《新青年》理性的内核,而不是去找对自己有利的只言片语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苏度报道
对《新青年》的纪念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而是找到它与当今时代的精神血源,并且对当今时代有所裨益,就《新青年》与现今的关系问题,《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朱寿桐教授。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作为国内研究《新青年》的基地之一,日前它组织了《新青年》九十周年的学术研讨。
《新青年》仍有“整体”影响力
《国际先驱导报》问:《
新青年》现在似乎已成为“历史名词”,它对当今社会仍有影响吗?
朱寿桐答:不但有影响,而且影响不言而喻,当下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社会运作方式、以及我们的思维习惯,都与九十年前《新青年》确立的新文化传统有关,现在提倡优秀的古代文化,这固然很好,但古代文化并不是当下许多人的自觉,而新文化传统已经深入当今人们的骨髓。
问
:举例说呢?
答
:现在民众中的民主思想以及个性意识,其精神源头并不是西方的民主,也不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而是九十年前那场“解放人”的《新青年》文化运动。
问
:为什么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无关?
答
:古代民本思想的出发点不在百姓,而在皇家,如“水能载舟、亦可覆舟”,这已经是古代最先进的民本思想,但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舟”,为了皇权长久。
问
:《新青年》对当代精神发展仍然有某种“整体”影响力吗?
答
:《新青年》的精神实质是:人的精神弘扬。内容是:人道主义以及个性主义,其完美状态是两者的融合。一方面有对于普泛的人的存在的同情,同时在众人当中突显个人的价值与个性。从这个意义说它开辟着中国历史上的“人荒”。
以上所说的“人”是《新青年》先驱关于人的未来可能性的理想状态,九十年过去了,这一点还并没有完全实现,包括现在所谓的诸多有先锋倾向的生存方式。从这个意义说,《新青年》的影响将继续。
人不能“过度解放”
问
:《新青年》对时下市场经济下的人文精神是否还能有影响?
答
:在商品化社会中很多人如鱼得水,其中包括知识程度很高的人,但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往往失去了自己个性,现在企业家以及成功人士众多,但他们几乎是一样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实际上他们无意中放弃了对自己个性的经营,而这点是被《新青年》先驱者广泛提及的。
另外,现在有一种社会风气值得“警示”:越来越注重实用、注重眼前以及短期行为,这一点不仅反映在经济界,也体现在文学界、学术界,也包括少数的行政管理者,必须承认,这种风气本身也是价值,它能引发效益。只是,它会遮蔽另一种价值,比如对理想的建构,对理性的建构,对于人性理想状态的追求,九十年前,鲁迅就已经提出“抛物质、张灵明”。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很新的、更深的含义。它在强化“回归思想”的重要性,即对人生以及理想可能性的丰富与深化。
问
:《新青年》在提倡“人”的解放,现在有许多人以《新青年》当时的一些话作为放纵的理由,你怎么看?
答
:《新青年》杂志很宽容,在这本杂志里有非常情绪化的东西,有时甚至登出一些怪话异论,比如:不是说要尊重个人意志吗?那么杀人也是可以理解的,至少他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杀人。这样的话虽然有很大的谬误,但它也登出来。如果现在的青年人要为自己的不好行为硬找理由,到《新青年》中找,其实很容易找到一些“言辞”,因此要小心一些人进入“误区”。
但问题是:一个人的极端自私以及不负责任,并不是《新青年》在倡导,更多的是人性中的恶在适应温度上滋发出来的。另外,《新青年》的主导理论是张扬人的理性,在理性上解放个人、并让情感在健康方式上展开。
再有,全盘西化也是《新青年》提出来的,鲁迅甚至说不用读中国书,要读都去读外国书。但当时的背景是“中国人只有奴性,没有人性”,这样的言论与其说是让你真的按照实施,不如说是刺激当时人麻木的神经。
一句话:要把握的是《新青年》理性的内核,而不是去找对自己言行有利的只言片语。
对《新青年》的误读
问
:现在,对《新青年》是否有新的史实的发现?
答
:《新青年》的资料很全,保护得也很好,曾经全套影印两次,杂志保存不同于书,书的第一个版本很难收集到,历史原貌的真实程度就不好说,但杂志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它不是一个人的著作,是许多人的作品的结晶,像《新青年》《小说月报》《少年中国》等旧杂志,都保存得很好。因为它影响很大,所以即使在解放前,在大的图书馆里都有比较好的保存。因此,在“倡导新文化、新文学”方面,已经没有大的新资料被发现的余地。
问
:近两年对《新青年》有无新的与以往不同的认识?
答
:这几年,有人以反思历史的名义,以某种极端的姿态,抓住《新青年》中的一些偏激文章,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青年》先驱们以非理性的姿态把中国现代文明拉到不健康的状态,认为当时应该提倡改良,走梁启超的道路,并且否定新文化运动。
在我看来,这些观点的实质是缺乏历史主义视角,忽略当时特定的“历史规定性”,当时的人们不像我们,我们已经被前人改造,也顺利地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以上的观点是以无数已经发生的经验来评判先驱者思维的开拓性,即不合理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