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阿昌稻米香,白象平安祝吉祥
阿昌族概况:
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疐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分布。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有很多对阿昌族不同时期不同称谓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阿昌族语言属汉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无本民族文字,绝大多数阿昌族人都通汉语、傣语或景颇语,一般都使用汉文或傣文。他们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种语言。这大概是阿昌族在历史上善于同附近的民族交往,不断向别的民族学习的缘故。
阿昌族信鬼灵,崇拜祖先,有些地方的阿昌族和傣族一样信奉小乘佛教。阿昌族的“活袍”即念“经”的人,“活袍”诵经,大多是两个人。一个作领头,一个是跟随,不同的“活袍”念诵的口头“唱本”是有差别的。“活袍”在阿昌族内往往受到群众的称赞和尊敬。
阿昌族服饰:
阿昌族男子服饰受附近傣族和汉族影响,穿蓝黑色或白色对襟上衣,下着黑长裤,未婚男子打白布包头,已婚改为青布包头,青壮年留四五十厘米长的包头布在脑后或在包头上插花,喜佩"阿昌刀"。已婚女子一般穿中长而袖窄的对襟衣和及膝筒裙,以黑布裹绑腿,双袖肘部镶饰白布条,用黑或蓝布包头。未婚女子穿裤不穿裙,梳发辫盘于头顶,用三指宽布围在辫子里圈。女子喜欢在包头上插花,多在颈上戴三四圈银项圈,扣上长挂银链,腰间系银链,头、手、腕上戴银泡花镯,耳戴银耳环。
阿昌族饮食:
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喜欢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线,即将猪宰杀后用麦秆或稻草将猪皮烧黄,刮洗干净,然后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佐料与米线一起食用。
阿昌族工艺:
阿昌族手工业发达,尤其擅长刀具的锻打制造,著名的“阿昌刀”(即“户撒刀”)。阿昌族有个特点,就是铁匠多,以打铁最出名。他们善于打制有各种刀具,户撒一带打制的长刀称做“户撒刀”。并形成了专门打制某一种刀具的专业村寨。如曼胆寨长于打挂刀,来福寨多打大刀、砍刀,雷曼寨以锯齿镰刀出名。他们打制的刀具,除营销于附近的民族地区外,还远销到西藏、青海、云南省中甸等藏族地区,以及我国邻邦缅甸。制铁手工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木匠、石匠、银匠、酿酒、纺织、缝纫,印染等行业的发展,所以阿昌族聚居区成了远近闻名的手工业之乡、铁匠之乡。为什么阿昌族打铁技术如此高明呢?这还得从历史上说起。
阿昌族的先民原来住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在先秦时期逐渐向南迁移。公元2世纪左右迁到了怒江流域,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以后部分阿昌族又向南迁徙,最后来到德宏地区定居下来。到了明朝时,明朝政府向这里派兵驻屯。派到户撒、腊撒的军队中有部分是专门制作兵器的匠人,他们具有较高的锻造技术。他们把内地先进的打铁技术传到了这里。阿昌族向他们学习,并发展了他们的冶铸和锻造技术,世代相传,技艺不断提高。
阿昌族的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窝乐节”是传统民族节日。会街活动中,一项主要的节日是耍白象。以迎接阿昌族人最信奉的“个打马”菩萨的灵魂回到人间。每年八月十五日阿昌同胞庆祝“尝新节”活动,祭祖赐福。
阿昌族的乐器主要有葫芦箫、三月箫、铜口弦、三弦、象脚鼓、锣等。
阿昌族标志:
阿昌族视青龙、白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所以阿昌族以白象为民族的标志性图案。阿昌人在会街前,要扎好青龙、白象。会街这天,当天空霞光初露,小伙子们便身背户撒长刀,挎着象脚鼓,姑娘们身着娇艳的民族服装,在各色彩旗的引导下,在鼓乐和鞭炮声中簇拥着披红挂绿的青龙、白象进入会街节广场。当主持节日的长者宣布节日开始,顿时,鼓声、铓锣声、钹声交织成一片。青龙、白象也活跃起来,青龙时而摇头,时而摆尾,时而张嘴欢笑。白象时而甩动长长的鼻子,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接着滑步、下跪、后仰、前倾,笨拙的憨态引起人们一阵阵哄笑。此时,姑娘、小伙子们也围着青龙、白象翩翩起舞。他们双脚跳跃挪动,身体象波浪般起伏着,边跳边蹲。此时的会场,鼓乐齐鸣,龙腾、象动、人欢笑,成了欢乐的海洋。
文章来源及最终解释权:中邮集藏(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阿昌”,共找到8,60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