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敬客木鼓声,祭祖剽牛有祥神
佤族概况: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佤族先民系先秦时“百濮”的一支。
佤语属南亚语系高棉语族,1975年创制了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
佤族自称"阿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其民居多为两层小竹楼,室内陈设简单,最有特点的要数火塘。过去佤族人家里一般有三个火塘,一个专供祭祀,一个供人日常使用,另一个则用于煮牲畜饲料,规定不能混用,否则会触怒神灵,现在已逐渐合并成一个。
佤族崇拜自然,多神信仰,认为万物产生精灵,水有水精、山有山精,林有林精,火当然也有火精。在佤族人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和生物以及一切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有“灵魂”或“鬼神”。“鬼神”是汉译之意,佤族对“鬼”、“神”及“祖先”并不区分,是同一概念。他们认为“鬼神”主宰世界的一切,会给人们带来安危祸福,于是就对其加以崇拜。佤族人以谷子、小红米为主食,喜欢做鸡肉烂饭、鹌鹑肉汤和牛肉酸菜等佳肴。在村社活动和宗教祭祀时,也有专门负责分饭的老妇人。她们有声望,懂掌故,了解仪式规程,熟悉村社成员,分饭时能够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公平分配,外来客人还会受到特殊的照顾。
佤族服饰:
佤族男子一般用黑布包头,穿青布无领短衫和折腰大裆、宽而短的青布大脚裤,身背本地编织的青布花边挂包,包边饰以长穗,出门时要佩长刀、持弩箭,以示英武。
佤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另一个鲜明标志,是颈、臂、腰、腿上都戴数个、数十个竹篾圈或藤圈。未成年女子,每增加一岁即加一脚圈,故有“欲知年龄数脚圈 ”之说。这种特征,是佤族竹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如今已演变为色彩鲜艳的珠圈,成为纯粹的饰物。
佤族饮食:
好客的佤族主人会请客人饮用“水酒”,佤语称“布来”。水酒放于葫芦做的酒壶,用竹子做的酒杯敬客,每逢年节,水酒是不可缺少的佳品。嚼槟榔也为许多佤族人所喜欢,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
佤族文化艺术:
佤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木鼓是佤族人民神圣的器物,现已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木鼓舞”粗犷豪放、节奏铿锵,表现了佤族质朴的民风。
佤族妇女幸勤编织的独具民族风格、色泽艳丽的花筒帕,采用了五彩缤纷的彩线精心编织多种图案,有方格的,有棱形的,还有三角相错、波浪滚边的,色调和谐,美观大方,富有阿佤人淳朴、豪爽、勤劳、勇敢的性格。
佤族标志:
牛在佤族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牛头象征财富、吉祥,佤族有“剽牛祭天”的习俗。木鼓是佤族乐器,相传是通神之物,祭祀、召集族人都敲木鼓。标志图案象征纯朴、纯洁、刚劲、丰衣足食。
木鼓,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它是用6根柱子、 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当神圣,具有其它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多于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进行。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佤语称"剽牛"为"棱特莫艾",是西盟佤族以物占卜的最高形式。以牛被刺中要害处之后,倒下的方向、姿态来预测吉凶,尔后,牛被大家把肉抢割得只剩下头与骨头架子,其牛首与骨头也是佤族的标志。
文章来源及最终解释权:中邮集藏(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佤族”,共找到2,10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