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众灵土家奉,“八宝铜铃”舞平安
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和重庆市。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自己的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
土家族信仰祖先崇拜和白虎宗教,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
土家族历史悠久,约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其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秦以后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后裔;一说是巴人与汉人融合而成。
土家族多住木屋,木屋中间的房间祭祖迎客,左右两间为“人间”,是起居饮食的地方。“人间”用壁板隔成前后两小间,后为卧室,前为伙房。较富裕人家,在正屋边配上吊脚楼,楼台腾空,楼上一般作“姑娘楼”,是姑娘们的活动场所,也是主人陪客人聊天的地方。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多以自织土布为衣料,青、蓝两种颜色较常见。土家族喜欢在衣边、头巾上镶五彩刺绣,质朴与华美搭配,十分别致。古书记载,土家男女服饰皆为一式,而今土家族服饰女装多为短衣大袖,左开襟,镶边筒裤,男装多为对襟短衫。
土家族饮食:
土家族以大米、苞谷为主食,以小麦、红薯、洋芋为副食;饮食普遍喜酸好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菜肴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茶文化、酒文化异彩纷呈;饮食器具和烹饪器具中铁器、木器、竹器各具特色;烹饪方法灵活多样。土家族最喜欢吃糯米糍粑。做糍粑时,先将糯米浸泡 、蒸熟,然后捣烂、压成圆形,风干几日,泡在坛中半月换一次水,经久不坏。吃糍粑时用文火烤熟,蘸上芝麻糖粉或酱豆腐,此外团馓、腊肉、油茶汤等也是土家族风味独特的食品。
土家族文化艺术:
傩戏是集戏剧、说唱、诗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 表演艺术,源于土家族祭神还愿的仪式。其舞蹈造型夸张,唱词通俗风趣。它与土家族“梯玛跳神”、“毛古斯舞”等都是古老的傩文化现象,至今还存活在湘西许多偏远山乡,被人文学界与史学界誉为“活化石”。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
土家族节日:
土家族最大的节日是端午、四月八、过年等。另外还特别看重五月十五日。“同姓开亲”这种习俗现今只在永顺、保靖、龙山交界一带尚有保留。
社巴节是土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届时,男女老少唱起“摆手歌”,跳起模仿农事活动、卫国征战的“摆手舞”,祭祀祖先,祈祝新年。土家族还有赶年节,那天是腊月二十九,比传统的春节提前一天。
土家族标志:
土家族人崇拜白虎,认为白虎是家神。在土家族居住地,有许多以白虎命名的地名,在器物和舞蹈中也有虎的造型。白虎标志性图案体现了土家族人勤劳、朴实、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
土家织锦的历史悠久。作为湖南省乃至我国一种具有独特色彩的民族传统工艺而被推崇。“西兰卡普”是土家族著名的传统工艺,又称“土家织锦”。就是土家姑娘用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棉纱为经,对五彩丝线可棉线(当今也用毛线)为纬,完全用手工织成的手工艺品。它是以棉纱为经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纹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织成的,其工艺独特,质地厚实,色彩斑斓,与蜀锦、壮锦并称为三大名锦。所谓“西兰”就是被面,就是花,两句连接起来,就是一种“带花的被面”。 现在又根据时代的变化织出了各种图案的壁挂、香袋、服饰、室内装饰等多种工艺美术品。
文章来源及最终解释权:中邮集藏(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土家族”,共找到26,798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