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的9月18日,日军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掀开了大举侵华的序幕;
10年前的9月18日,沈阳市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为铭记国耻而拉响防空警报。自此,每年的这一天,揪心的警报声都会在沈阳城鸣响;
10年后的今天,2005年9月18日,包括沈阳在内的全国上百个城市再次鸣响勿忘国耻的警报。
10年弹指一挥间。从沈阳到东北,继而扩展到山海关内外,“九一八”的警报声传遍长城内外,响彻在华夏大地,回荡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牢记历史、维护和平、奋发图强。
盛世警钟·回忆
警报为国耻而拉响
1995年,9月18日夜10点20分。沈阳市170处防空警报骤然响起。马路上的车辆缓行,行人肃立。
原“九一八”事变陈列馆馆长李惠春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没到10点,已经有上万人自发地来到陈列馆前。有人唱着爱国歌曲,有人拉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横幅,还有人激动地喊起口号。10点20分,在日军自爆南满铁路的时间,警报响起,从四面八方传来。这时经过陈列馆的汽车都停了下来鸣笛示意。”
沈阳市人防办公室副主任王子君回忆说,当时在地下操作室里,所有工作人员都把表调准到北京时间。当表的指针指向10点20分这一刻时,工作人员潘守勤摁下了警报按钮,刹那间全城警报长鸣。“大家的神情很严肃,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执行一项神圣的任务。”
同一时间,在张学良将军创办的东北大学里,大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唱起救亡歌曲《松花江上》。
从这一年起,长长的警报声都会在每年“九一八”这天响彻沈阳夜空,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来到“残历碑”前,重温历史。
盛世警钟·缘起
10天创造一个“记忆工程”
警报铭记历史,源于沈阳普通市民郝松青老人10年前的一条建议。
1995年9月8日,原沈阳胶带总厂销售处的退休干部郝松青,给沈阳市人民建议办公室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警报音响传播范围广,尖锐的声音能够刺激人的神经,希望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鸣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九一八”是个耻辱不能忘记的日子。
郝松青老人的建议通过人民建议办很快转到了沈阳市委领导的办公案头。中共沈阳市委、市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并提前发布了9月18日夜在全市鸣响防空警报的公告。从提出建议到警报鸣响,这一过程仅仅用了10天。
谈起这条建议的缘起,82岁的郝松青老人对记者说:“日本统治的时候,我们每天早晨得面向东方向日本天皇鞠躬,我们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屈辱啊!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但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警钟长鸣才不会重蹈覆辙。”
自从1995年9月18日沈阳市第一次鸣响警报后,每年“九一八”在家聆听警报,是郝松青老人不变的习惯,年年“九一八”鸣警报也成为这个城市重要的“记忆工程”。沈阳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林跃进说,此前,有的沈阳人还不太清楚“九一八”是怎么回事,10年警报后,“九一八”国耻的记忆已经深入人们骨髓。
盛世警钟·力量
盛世警钟在中国人心中长鸣
“九一八”是受难日,也是民族心口永远的痛。“这块全民族的伤疤注定要牵动全中国的心。”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说。
2000年,改造后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馆前设置了一口“警世钟”,自此每年9月18日夜,在警报鸣响之前,都会敲钟14下,寓意东北沦陷和中国抗战14年。
2002年,吉林青年王锦思开始为“全国隆重纪念‘九一八’”的目标而奔走呼号,几次向人大和政协提出建议。
2004年的9月18日,警报超越了沈阳和东北的界限。景德镇、临沂、新疆石河子等上百个大中城市也鸣响起防空警报,其中天津、拉萨、昆明、杭州、郑州等多个城市,是首次在“九一八”鸣警报。在香港的维多利亚湾,5艘游轮也与沈阳同步鸣响汽笛1分钟。
“沉重的国耻,正通过尖锐的警报,化作精神的力量,成为这个民族不能忘却的东西。”王锦思说。
盛世警钟·意义
3分钟警报超过3分钟说教
今年的9月18日,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的“警世钟”仍敲响14下,全城第11次鸣响警报3分钟。不同的是,这一天正是中秋月圆夜。
“节要过,国耻更不能忘。”沈阳市工商联常务副会长李朕林告诉记者,市工商联此前第一次向全市15000多家会员发起倡议:在今年9月18日不搞婚庆和企业庆典活动,并悬挂五星红旗。
沈阳某银行的职员何先生说:“作为一个普通市民,这一天,我不会和朋友去KTV唱歌搞娱乐活动。带孩子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看鸣警报,会更有意义。”
出租车司机老李说:“快鸣警报时,我就不拉客了,我要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去鸣笛。”
3分钟的警报,对群众的教育效果远远超过3分钟的说教。但是“牢记历史不是传递仇恨,而是要我们的后辈铭记耻辱,把振兴国家、维护和平作为己任。”辽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一波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