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这是“9·11”之后,英美媒体灾难报道的又一次集中演练。12日出版的几乎所有英美周刊都把封面交给了“卡特里娜飓风”。
《时代》周刊的黑色封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标题引自德莱塞那部著名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这样的标题就定义了它与“9·11”报道的“全民一心,众志成城”迥然不同。内文的一篇《后果》叩问当局:政府都在干什么,纳税款都到了那儿。不听劝告的美国政府遭到了暴风骤雨般的抨击,他们削减抵御自然灾害的预算,最终导致了全国性悲剧的上演。他们将大量的资金投入所谓的“国家安全”工作,却没能在自家院里保护好公民的生命财产。
相形之下,《新闻周刊》的封面显得“煽”了些,一个黑人母亲抱着两个孩子让读者直击飓风灾难里的百姓,题目“为美国(或我们)祈祷”直指报道的亲民走向。内文《失落的城市》果然着重描写灾难的前前后后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同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出疑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试图解读解读“卡特里娜”,“每个人都知道它要来了,可是灾难为何无法避免?关于新奥尔良350英里堤防的潜在危险,各方专家已经讨论了数年之久。当地的堤防设计只能防止三级飓风,因为建造人员并未被授权进行抵抗四级或者五级飓风的防洪设计。因此,早在几年前,红十字会就将新奥尔良可能出现的飓风列为美国最致命的安全威胁。”
9月9日的英国《经济学家》则把飓风掠过的地带形容为“沉寂的城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奥尔良惨剧将不仅仅是美国狂妄自大的唯一教训。美国无数的人工奇迹都是建立在不稳定的自然界基础上。今天在海湾沿岸发生的一切,将终有一天以另一种形式发生在硅谷、迈阿密、洛杉矶活着其他任何一个蔑视自然的地方。永远都会有灾难发生,我们只能祷告好运的美国不会再次遭遇‘卡特里娜’这样的飞来横祸。”
9月12日的《商业周刊》以“卡特里娜振荡”为题,内文则以东方哲理的“福兮祸兮”(Seen theWorst,FoundTheirBest)入手。文章说:躲过了卡特里娜之劫的企业家们与受害者们分享自己来之不易的经验。当关于卡特里娜后果的报道都关注于行业震荡和海湾沿岸的大公司时,风暴同样席卷了该区域中的小型商户,而且,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毕竟在美国境内,小商户承载着过半的就业机会和非农业GDP。专家为正在灾后重建的商人们提供了五条建议:1.联系、联系、再联系;2.找寻一切可能的帮助;3.尽快恢复原有的步伐;4.现实一点,不要盲目乐观;5.“如果现实给你一个柠檬,就把它变成柠檬水吧”。这是一则谚语,意思大概是,如果现实条件不尽如人意,就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网上收听请点击“反波”:www.antiwav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