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常喆 韩雨 ●宿景祥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低油价时代可能一去不返。在此背景下,对于主要靠石油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俄罗斯,石油价格不仅牵动着俄罗斯的经济神经,某种程度上正在深深地改变着俄罗斯。
石油让俄旧貌换新颜
9月13日,俄新社政治观察家尤里·菲利波夫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近年来石油给俄罗斯带来的巨大变化。他说,现在一台便携式日本电视机也就相当于一两桶石油的价钱,就连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俄罗斯百姓也能买得起,而在20年前,拥有这样的电视机还只是中产阶级的梦想。俄自己不生产电脑,但现在即便是偏远的农村中学也有了电脑,普京总统还制定了将俄所有中学接入因特网的计划。俄大规模实现电脑化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石油出口。此外,俄罗斯人手机的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全国有近1/3民众配有手机,而在原油价格只有8美元一桶的时候,手机只有非常富足的人才用得上。
俄罗斯经济连续6年保持快速增长。俄目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石油、天然气的出口。俄官方统计数据,2005年上半年俄罗斯石油出口在出口结构中的比重达33%,比2004年同期增长2.1个百分点。得益于今年上半年居高不下的国际油价,俄罗斯赚到了更多的石油美元。预计今年俄石油出口收入大约为900亿美元。截至9月18日,俄不仅提前偿还了欠巴黎俱乐部的巨额外债,而且将黄金和外汇储备提高到了1497.54亿美元。
据俄国家统计局8月公布的资料,仅今年头7个月,俄罗斯的人均名义收入达7816卢布,与2004年同比增长8.3%;人均实际收入同比增长7.5%。2005年7月,俄罗斯普通工人的名义工资平均为8680卢布,比上年增长了23.3%。考虑到俄存在影子经济,俄民众实际收入比名义工资还要高不少。俄政府已决定利用高油价积累起来的稳定基金改造目前的公路等基础设施,仅莫斯科就准备兴建200座摩天大楼。
俄媒体对石油问题的报道也在不断增多。《独立报》、《消息报》、《生意人报》、《新闻时报》的经济版面经常充斥着石油方面的消息,俄金融领域的权威媒体《公报》还专门辟出能源专版,每周都有几期集中报道石油等能源新闻和分析文章,就连俄国防部机关报《红星报》都与俄能源地缘政治信息研究所专家合作,不定期刊登长篇石油战略分析文章。石油产业对于俄罗斯太重要了,以至于俄专门通过立法将每年9月4日定为石油天然气产业工人日。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长格雷兹洛夫今年就专门向全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从业工人表示祝贺。
石油成俄外交重要资源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都在上升,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美、欧、欧佩克等国家和组织纷纷要求俄罗斯扩大石油生产和出口,以稳定国际能源市场,俄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显著上升。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整体外交需要,积极开展石油外交,普京总统为此还专门任命了一位对外能源合作特别代表到外交部兼职。
目前看来,俄高度重视能源外交的主要战略考虑是谋求通过石油资源改善俄外部环境,提高国际地位。俄承诺不会减少对欧盟的能源供应,是为稳定并进而提升俄欧关系;俄应美要求允诺到2010年将对美原油供应从现在占美进口总额的2%提升到11%,是为促美改善对俄关系;俄同意对长期依赖俄能源的部分独联体国家免征石油出口增值税,是为了拉拢日益离心的独联体伙伴;近期提出要让外交转向西方的部分独联体国家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购买俄石油和天然气,则是为了维护俄在独联体的传统影响;俄决定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富集的油气资源并向亚太国家出口,是为了拓展亚太外交,增加其在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格局中的分量。总之,石油外交是俄营建有利的国际环境、扩大国际空间的一张王牌。
普京时代的俄石油外交具有以下鲜明特点:首先,从叶利钦时代的放任自流回归到政府主导。普京始终认为,必须由国家确定俄油气发展的优先方向,国家调控应是俄罗斯资源管理政策的核心。针对大能源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基本被私有化,西方借此向俄能源行业渗透并企图予以控制的不利局面,俄当局用强力手段加强了控制,使大能源公司相继臣服。今年8月初,俄杜马通过了一项新法律,将原来赋予各地方州长控制当地能源资源的权力,收回到中央政府手中。其次,竭力搞双向能源合作。在积极向他国出口油气的同时,俄鼓励本国大能源企业以不同方式打入他国能源市场。一是合资开采他国油气资源;二是压独联体国家以战略企业股票来冲欠俄能源债务,从而扩大对独联体国家经济的影响;三是带动俄对油气进口国的能源设备出口;四是支持俄能源企业进军他国能源销售市场。第三,奉行多元化方针。俄以独联体传统能源市场为基点,向欧洲、北美、亚太乃至南美多方位辐射,竭力使能源外交具备全球规模。第四,对外资实行一定限制。俄当局认为,能源是国家的战略行业,应由国家来控制,各国无一例外,因而对外资进入俄能源行业实行“合理限制”。普京总统利用高油价不断为俄外交争得实际利益。俄媒体注意到,近年来俄美峰会的主题雷打不动:一是反恐防扩散;二是削减战略核武器;三是能源对话。而且能源对话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提升,这已经成为俄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缓冲器。菲利波夫向记者表示,如果说俄美关系中能源对话,特别是石油合作还只是排在第三位的话,俄与欧盟的合作中能源合作就成了首要因素。
俄患上了“石油艾滋病”?
俄罗斯石油储量丰富,但石油储量一直被列为俄国家机密,外界不得而知,我们能从俄官员口中得到的惟一石油储量数字是,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3%,并且这还不包括一些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据今年第24期《专家》杂志披露,仅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储量就高达175亿吨,如果按眼下价格计算,未来25年,仅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就能卖7000-8000亿美元,平均每年收入300亿美元。
对于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近年来石油给俄带来的变化,俄各界认识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石油机遇论”。这一派观点认为,丰富的石油不仅是俄基础工业的原料来源,也是俄获取外贸收入的源泉。俄学者阿尔巴托夫、穆欣和列捷尤姆等人认为,俄的石油等自然资源,一方面是世界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有竞争力商品,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是巨额投资的接收者、机械设备和新技术的消费者,因此,它是有前途的国际合作对象。二是“石油灾难论”。这一派观点认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可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总统经济顾问安德烈·伊拉里奥诺夫创造了“委内瑞拉化”这个词来描绘他对俄罗斯经济命运的担忧,强调石油等资源对俄可能弊大于利。俄杜马议员雷日科夫6月7日发表文章指出,俄已经感染上了“石油艾滋病”。俄经济学家阿列克谢·波诺马连科向记者表示,即使国际原油价格上扬到每桶100美元,也不能挽救俄经济的衰落,因为石油不能克服苏联经济的系统性危机,而俄继承了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最近,俄国内汽油价格不断飙升,已引起各界关注。很多媒体据此指出,目前俄急需资金兴建新的炼油厂,并对老设备进行更新。还有媒体进一步评论说,国际油价已连续五年保持增长,这使俄宏观经济形势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为俄罗斯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俄石油工业却存在不少发展隐忧。俄当局已经意识到,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俄罗斯摆脱金融危机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有使俄经济陷入长期困境之虞,因而开始采取相应政策,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来看,俄政府主要采取了四项配套举措:一是继续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部门进行积极投资;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是大力推进行政改革;四是改革价格体制。
石油永远是俄的命根子
对俄罗斯而言,石油永远是它的命根子,苏联时期如此,现在亦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石油是俄经济振兴的重要武器。通过扩大对外能源合作促进本国GDP翻番是俄重振大国雄风的重要目标。能源产业一向是俄经济支柱之一,产值约占俄工业总产值的30%,为俄政府创造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左右。俄经济尚处在恢复增长阶段,自身投资能力有限,吸引外资的条件远不及中印等发展中大国。满足国外能源需求,以出口油气换取大批投资,激活经济外交,是俄能源外交的重要一环。其次,石油还是俄整合内政的关键手段。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石油与政治,在俄罗斯恐怕没有比这二者联系得更为紧密的概念了。因为政治的意义在于对国家主要资源的控制,而石油便是这样的资源。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俄2004年能源领域的投资占俄国内生产总值的27%,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4%。谁控制了石油,谁就等于控制了国家。反之,谁掌管国家,谁就不可避免地力图得到对石油的监控权。“黑色黄金”的价格与日俱增,石油资产的吸引力也就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普京时代对于俄罗斯石油是具有转折性的。大规模资产重组、新的合并与收购、老牌石油巨头辉煌不再、新人崭露头角,所有这一切都是近年来政治变革所引发的后果。由此可见,对俄石油天然气领域未来起决定作用的远不是投资规模、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以及每吨原油的开采支出等因素,政治才是关键因素。此时,政权资源很容易转变为可控资产,而俄罗斯石油则首当其冲。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俄罗斯”,共找到13,222,491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