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盘透析中国软实力
最近,美国再次挑起“中国威胁论”,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美国不仅认为中国的“硬实力”对它构成威胁,而且第一次提出中国的“软实力”也对它形成威胁。
这是一个新的信号,是近年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国力日渐壮大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感到巨大压力后的反弹。
对于此反弹,中国应有清醒认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威胁论”主要停留在中国的“制度/结构”层面,是“意识形态”之争,不具现实意义。今次新一波“中国威胁论”的核心则放在中国的“威胁能力”上,现实指向非常明确。
然而,虽然中国“软实力”有所上升,但在短时期内尚难形成真正有影响的“中国造”理念。要想寻找带有强烈中国烙印的价值观,恐怕还需要漫长的摸索过程。
中国和平崛起,只有硬实力的增强而无软实力建设的相应配合,是不完整的崛起。
软实力支撑中国崛起
赵长茂
中国需要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历史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的一段话对我们理解软实力的作用似乎不无启发。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老子的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过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
美国的布热津斯基则根据当今社会的实践断言:“归根结底,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或)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思想。”
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和多民族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国家必须以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来协调内部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责任,必须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沟通的能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策主张能够得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认同,事业的成败得失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崛起之势渐趋明显。但与历史上赤裸裸地依靠武力崛起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崛起不威胁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的过程,既是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亲和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软实力不断成长和积累的过程。中国和平崛起,只有硬实力的增强而无软实力建设的相应配合,是不完整的崛起。所以,中国和平崛起,必然把构建和强化“软实力”放在重要位置。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在构建和强化我国“软实力”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将发挥独特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评价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保罗肯尼迪的评价,说明具有强烈优越感的西方人并没有丧失他们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讲“和”,主张“和为贵”,面对冲突时强调“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传统文化讲“仁”,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反对强权,同情弱者。约瑟夫奈在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时说过: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譬如说中国的孝道,与之相关的尊重权威,以及集体主义等理念。
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使外族臣服,外来文化被同化;因为有传统文化的支撑,所以尽管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饱受外侵和内部战乱之苦,然而中国人始终没有对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实际上就是构建中国“软实力”的文化根基。中华文明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文化资源,同时能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这种不同是相互补充,是相互借鉴,而不是冲突的来源。”的确,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构建“软实力”的目的,并非是谋求控制世界的霸权,而在于寻求更多的国际认同和尊重,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传统文化曾经造就了中国的历史辉煌,当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她的现在和未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越来越关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与日俱增,中国人的国际形象逐步改善。前不久,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BBC)公布了一项在全球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在被调查人群中,认为中国对世界影响积极和正面的国家和人数,超过了对美国和俄罗斯进行的同类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优秀成分,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同并被运用于国际关系的处理之中。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正在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正在增大,特别是对亚洲事务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弗雷德曼说:“中国软实力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是亚洲。”
软实力与硬实力
必须看到,任何软实力,都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自它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成功。一个具有强大硬实力的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自然是有诱惑力和渗透力的。不可想像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会拥有强大的软实力。当今国际社会对中国地位和影响的肯定,首先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认可,也就是对中国硬实力不断增强的认可。要不然,为什么在中国积弱积贫的年代,中华文明难以发挥她的世界影响力呢?
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看,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离开了硬实力的增强,软实力就无以附着,无以发挥其功能。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拿实力说话的社会。所谓“弱国无外交”,主要是指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强弱。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尽管掌握雄厚硬实力的西方发达国家不能完全主宰世界,但在这个最能体现“物质第一性”的领域,西方国家的主导地位毫无疑问是以其强大的物质力量为后盾的。
所以,构建我国的软实力,必须和硬实力的提升同时推进,“软”“硬”配合,相互促进,但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加快科技进步,加强国防建设,把我国软实力的构建建立在硬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
应对国际软实力挑战
我们必须看到,在既有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不完全掌握主导权。我国的软实力与西方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构建软实力并借以发挥国际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西方意识形态的阻击,特别是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干扰。中国软实力的成长面临西方国家软实力的挑战。
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说过:“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事实上,我们的青年一代正在受到西方软实力的侵染,这对我国文化安全形成威胁。构建和强化我国的软实力已刻不容缓。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构建软实力的重要性。需要破除限制软实力发展的种种障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发达国家有益的文明成果,进一步繁荣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合各种资源,塑造民族精神,促进我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构建软实力,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推动,需要全民参与,更需要发展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为软实力的构建创设一个良好环境。
(作者为中央党校组织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国外交 软实力”,共找到2,458 个相关网页.